第99章 簪花礼上会群英 孝诗一首动人心

陈彦心中豁然开朗,许多疑惑瞬间解开。难怪那日他感觉此人气度不凡,言语有力;难怪此次院试题目如此务实,直指时弊!一切都对上了。

与此同时,胡平的目光也扫过台下众秀才,当他的视线落在队伍最前列那个身形尚显单薄、却气度沉静的少年身上时,眼中也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和了然。他自然也认出了陈彦,这个当日仗义出手、沉稳机智的少年。

簪花仪式正式开始。胡平亲自为前十名的秀才簪上象征荣誉的宫花。当轮到陈彦时,胡平手持金花,仔细地为他簪在帽檐上,目光深邃地看着他,低声道:“陈彦,你很好。连中三元,实至名归。望你戒骄戒躁,日后为国效力。”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和期许。陈彦心中一凛,恭敬地躬身行礼:“学生谨记大人教诲!定当努力向学,不负厚望!”

“好。”胡平微微颔首,嘴角露出一丝极淡的笑意。

簪花礼毕,胡平又带领众秀才至文庙大成殿,拜谒至圣先师孔子。随后,便是新科秀才们拜谢主考官的环节。

仪式结束后,气氛稍显轻松。一些心思活络的秀才,见学政大人似乎心情不错,便大着胆子提议道:“今日乃我等踏入士林之始,蒙胡大人亲自主持,实乃幸事。值此佳期,何不请胡大人出题,我等赋诗一首,以志盛况,亦请大人点评斧正?”

小主,

此言一出,立刻得到不少秀才的附和。谁都希望能在这位以务实和识才着称的学政面前展现才华,留下好印象。

胡平闻言,目光扫过众人,见大多人跃跃欲试,便沉吟片刻,开口道:“既如此,本官便出一题。子曰:‘夫孝,德之本也。’今日尔等初入士林,当思修身齐家之本。便以‘孝’为题,作诗一首,体裁不限,限一炷香的时间。”

题目一出,众秀才纷纷凝神思索。孝道是儒家根本,题材熟悉,但要在短时间内写出新意、打动学政,也非易事。

很快,便有秀才陆续吟出诗作。有的歌颂父母养育之恩,辞藻华丽;有的抒发思亲之情,真挚感人;有的阐述孝道之理,引经据典。周文博和李茂才也各有诗作,周诗典雅工整,李诗质朴情深,均属上乘。

胡平静静听着,时而微微颔首,但并未过多点评。他的目光,再次落在了静静站在前列、尚未开口的陈彦身上。

“陈案首,”胡平忽然点名,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回避的力量,“众同窗皆有佳作,你为何沉默不语?莫非胸中已有成竹,或是觉得此题过于寻常?”

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陈彦身上。不少秀才,尤其是名次靠前者,心中不免有些不服气,都想看看这位年仅十一岁的案首,在诗才上是否真有过人之处。

陈彦本不想过于出风头,但学政点名,不得不答。他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躬身道:“回大人,学生不敢。孝道至大,学生唯恐言语浅薄,有辱圣训。既然大人垂询,学生便献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