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山中的苦楝,没有半分胆怯,反而有种宾至如归的亲切感。不说别的,这种感觉就像八年前坐在大鸟扶摇而上的感觉一样,自由畅快,可谓幸甚至哉…
进入山中,才发现这所谓迷雾不过是淡淡的一层水汽罢了,可能被施加了某种阵法,从外看去就是浓浓的迷雾,踏入其中有种柳暗花明的感觉。
九千九百级台阶,虽不知有什么寓意,但光论这接近万级的长度,毅力定然不可能或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山门前的巨鼎是登道基础,考验的是的心性,台阶考验品质,那么这其中三千级一次的机缘关卡考验的便是能力,一千级一处的丹台,只能算作一种鼓励或者提醒。
苦楝一边爬梯,一边想道。既然已经明了了这登山道的考验内核,那么按照心中所想去做,登顶应该无碍,只是,是否该登上去,这是最值得斟酌之事…
不知不觉间,苦楝便已经来到了第一处“丹台”,台畔果然如葛泓所说,有一个药炉雕像,一旁石碑上以丹砂刻着“第九代得道先师之炉”。
苦楝仔细观摩一会儿,发现这药炉上的纹路与山门前那巨鼎上的纹路有些相像,一细想,发觉这药炉上的纹路,好像是巨鼎上的一部分…当苦楝再想确认时,脑海中的巨鼎忽然被蒙上一层迷雾,任凭苦楝如何回忆,都再也想不起来那鼎上的细节了。
但苦楝并非一无所获,至少目前得知那巨鼎上的纹路,十有八九与之前得道先师的药炉上的有关。
看来那巨鼎并非单单是个测心性的东西,而是一件宝贝,可能凝聚了丹鼎派初始一代的药炉纹理。
“呵…最危险的地方就最安全是吗…”苦楝想到这里,忍不住笑道。
凭借着自己也道不清说不明的心性,苦楝仅仅只是鞠了个躬,那药炉中的虚火便一分为二,窜出一道,为苦楝驱散了前方的迷雾。
看到这里,苦楝终于明白了这丹台的意义,原来这每千级的迷雾是独立的,而这丹台就像山门前的巨鼎一样,都是测试心性的东西——这也更加说明了,那巨鼎与这些药炉的联系…
过了“第八代得道先师之炉”,苦楝终于来到了第一处机缘关卡,同样有一个丹台以及台畔上的“第七代得道先师之炉”,但是,与之前两次有所不同的是,此处有潺潺水声,并且丹台旁边还有一个石台,上面立着一块石碑,铭刻着“洗髓台”三个红色的字,由于石台地处较为偏僻,周围早就被杂草灌木包围,并不知道上面有什么,只能隐约得知这水声就是从那石台的方向传出的。
苦楝慢慢走向石台,轻轻拨开草木,水声渐渐变得清晰起来,十分悦耳动听。拨云见日,苦楝发现,原来这石台后面是一道细小山泉水流,通过石台上的石龙首吐出。
结合石碑上的名字,苦楝一听这一关应该纯是机缘,而并没有危险,想到此处,苦楝心中顿时升起一种饮水的欲念,于是双手捧起一滩泉水,一饮而尽,带有一丝冰凉以及草木清香的泉水刚一入口,苦楝便感觉有一股气体先行入喉,暖意瞬间蔓延全身,真有种脱胎换骨,洗髓通脉的感觉。这种气体好似与自己血液十分亲和,很快就被血液吸收,苦楝感到体内多了一股莫名的清气,与血气一样是力量与否,还说不清楚…
苦楝继续前进,由于刚饮完水,并且获得了令自己神清气爽的清气后,接下来的三千级走得很快,苦楝此时已经来到了第六千级,也就是葛泓所说的第二道机缘关卡处。
依旧是熟悉的丹台,然而此次,前方的迷雾已经散开,苦楝刚一靠近想要查看情况,谁料,那石阶忽然化作赤玉,苦楝轻轻用脚尖一点,一股炽热便顺着脚尖上涌至全身,此时,玉石阶上凭空出现一行白云雾气缭绕而成的字迹——
「心若澄渊,则金石为开;念贯九霄,自通玄达妙。」
苦楝一看,这依旧是考验道心,坚稳者方能登石踏路。
要不…我就在此关止步?
苦楝心想,他这一路来从来没有忘记斟酌是否登顶一事,直觉告诉他,登顶的话,有利有弊,但一路上隐约出现的不安之感,让他内心萌生一种弊大于利的想法,然而苦楝经过这段时间与葛泓的相处,亦有种感觉——自己十分被看重,若这阶级代表入道的待遇,那么自己无论如何都会受到顶级待遇。既然如此,那又为何不凭自己登顶呢?反正此番出行,本就为了历练,找寻命运根源所在,还有答应云祖的事,自己可一直没忘。
“嘶…”
刚一踏上去,脚底便传来一股灼伤的疼痛感,并且慢慢全身都是这种感觉,这让苦楝不自觉地叫出了声,然而这并没有难倒他,苦楝咬牙,踏着如烙铁般的赤玉,一步一步向上攀登。
这并不是他的道心有多坚定,他从来没有想过修道,之所以能够坚持走在那赤玉之上,完全是因为他那不屈的意志,苦楝自幼便是如此,是不屈让他无惧族中同辈的鄙夷目光,是不屈让他尝遍百草,是不屈让他登上云祖峰顶,同样是不屈让他走出诡雾,走出蛮族那片温柔乡…
至尘道人说,他乃大吉之相,但命运多舛,现在看来,倒是相反,似乎是他害了蛮族受多方共同打压,然而自身的特殊却让他获得生灵的敬仰,让他从九死无一生的诡雾中存活…自己到底有何特殊,让众多势力觊觎垂涎,苦楝无比好奇,他出走正是为了此事,为了看看自己是否能将想争夺他的人都拖下泥潭,从而自我救赎…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