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王玄策正要阻拦,却见其余幸存的五百吐蕃骑兵竟纷纷效仿,短刀划破手腕,鲜血如溪流般洒向堆放在空地上的棉种。诡异的一幕在此刻发生——沾到鲜血的棉种突然从袋中跳出,落入雪地后迅速生根发芽,嫩绿的枝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转眼间便长至半人高,枝头绽放出洁白的棉桃,棉桃裂开的瞬间,竟从里面蹦出三百枚铜铃,每枚铜铃上都刻着一个鲜红的“唐”字,铃舌是用细金线缠绕而成。
王玄策震惊地走上前,拾起一枚铜铃,指尖刚触到铃身,铜铃便发出清脆的“叮铃”声。他尝试着轻轻摇晃铜铃,铃声传遍整片空地,远处那些尚未被彻底清理的血甲残片突然颤动起来,从雪地里、石缝中钻出,朝着唐军的方向飞来。与此前不同的是,这些血甲残片不再带着诡异的黑紫色,反而泛着淡淡的红光,接触到唐军甲胄的瞬间便软化下来,如同丝绸般缠绕在唐军身上,最终重组为一件轻便的金丝甲——金丝甲薄如蝉翼,却坚硬如铁,甲片上绣着与新棉甲相同的《金刚经》经文,心口位置同样留着嵌合避毒舍利的凹槽。
“这金丝甲……竟比寻常铁甲轻便数倍!”蒋师仁抚摸着身上的金丝甲,感受着甲胄带来的暖意,此前因吸收毒素而残留的疲惫感一扫而空。他突然想起坑洞中的解毒棉田,提着陌刀快步走过去,将刀刃插入棉田的土壤中。陌刀刚触到地底,刀身便发出嗡鸣,刀气顺着刀刃传入地下,地面突然裂开一道缝隙,一张皮质地图从缝隙中弹出,落在蒋师仁手中。
地图上用天竺文与汉文标注着中天竺的地形,其中七处泉眼被用红漆圈出,旁边写着“投毒点”三个字,落款正是阿罗那顺的印章。王玄策凑上前查看,发现这七处泉眼皆位于恒河源头,若是阿罗那顺在此投毒,恒河沿岸的百姓与唐军的水源都将被污染,后果不堪设想。“难怪阿罗那顺急于用血甲阻拦我们,他是想拖延时间,完成投毒计划!”王玄策握紧地图,眼中闪过一丝冷厉,“蒋校尉,即刻传令,七千骑兵分七路,前往恒河源头,务必阻止阿罗那顺投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末将遵令!”蒋师仁刚要转身传令,王玄策怀中突然传来一阵灼热——最后一块铜佛残片竟自行飞出,悬浮在棉田上空。残片突然炸裂,化作漫天金粉,金粉中渗出金色的佛血,朝着地面的三百枚铜铃飞去。佛血与铜铃接触的瞬间,铜铃开始熔化,化作滚烫的金液。金液在空中汇聚,逐渐凝成一行梵文,随后又转化为汉文:“以彼之毒,炼彼之甲”。
“以彼之毒,炼彼之甲……”王玄策反复默念这句话,突然恍然大悟,“阿罗那顺用毒素催动血甲诅咒,我们便可用他的毒素,炼制出能抵御万毒的金丝甲!这才是终极解毒之法!”蒋师仁也瞬间明白,此前陌刀吸收的毒素、毒蜂体内的毒液,若与金丝甲结合,便能让金丝甲拥有解毒之力,日后再遇毒瘴与毒物,唐军便无需再惧。
就在此时,棉田中央突然泛起金光,一道纤细的身影从金光中走出——竟是文成公主!她身着吐蕃赞普赠予的霞帔,手中握着一个木质纺锤,纺锤上缠绕着金线。公主朝着唐军的方向微微颔首,随后将纺锤抛向空中。纺锤在空中旋转,金线从纺锤中不断抽出,在空中编织成一条金色的道路,道路的尽头,正是恒河源头的方向。
“是公主的引路金线!”王玄策激动地喊道,他曾在长安见过公主纺纱,那纺锤正是公主当年常用之物。金线道路在空中闪烁着温暖的光芒,仿佛在指引着唐军前行的方向。幸存的吐蕃骑兵见此情景,纷纷翻身上马,眼中满是崇敬——他们早已听闻文成公主为吐蕃带来了耕作、纺织之术,如今又见公主显灵引路,对大唐的敬意更甚。
王玄策翻身上马,心口的避毒舍利与金丝甲相互呼应,散发出淡淡的金光。他举起手中的铜铃碎片,高声道:“诸位将士!文成公主为我等引路,避毒舍利护我等平安,解毒棉种助我等破敌!今日,我等不仅要阻止阿罗那顺投毒,更要踏平中天竺王城,为逝去的同胞复仇,为大唐扬威!”
“为大唐扬威!”七千骑齐声呐喊,声音震彻云霄。蒋师仁提着陌刀,率先踏上金色道路,吐蕃与泥婆罗骑兵紧随其后,大唐骑兵殿后,队伍沿着金线指引的方向,朝着恒河源头疾驰而去。马蹄踏过雪地,溅起的雪粒与金光交织,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棉田中的棉株仍在生长,洁白的棉桃随风摇曳,仿佛在为唐军送行。三百枚铜铃熔化成的金液,已融入金丝甲中,让每一件甲胄都泛着淡淡的金光。王玄策回头望了一眼棉田中央的文成公主身影,心中默念:公主放心,我等定不辱使命,守护大唐与吐蕃的友谊,让和平之花绽放在这片土地上。
队伍渐行渐远,金色道路始终在前方指引,避毒舍利的光芒驱散了沿途的阴霾,金丝甲的暖意让将士们充满力量。他们知道,前方等待着的不仅是阿罗那顺的毒计,更是一场决定中天竺命运的决战。但此刻,他们心中没有畏惧,只有复仇的决心与守护和平的信念——因为他们的身后,是大唐的荣光,是文成公主的期盼,是无数亡魂的等待。
第五节: 百衲成阵
七千骑沿着文成公主留下的金线道路疾驰,沿途的风雪早已停歇,恒河源头的方向渐渐清晰。王玄策勒住缰绳,心口的避毒舍利突然剧烈跳动,他抬头望去,只见身后所有唐军将士身上的金丝甲突然分解,金线脱离甲胄束缚,朝着天空飞去。数万缕金线在空中交织缠绕,逐渐织成一幅巨大的经文画卷,上面的文字正是《大唐西域记》中缺失的章节——当年玄奘法师西行归来,曾记载过中天竺佛骨的来历,却因战乱遗失了关键部分,如今竟在金线上完整呈现。
“是《大唐西域记》的缺失章节!”王玄策翻身下马,快步走向画卷下方,断足踩在积雪上,金铁假趾与地面碰撞发出清脆声响。他仔细辨认金线上的文字,眼中满是震惊:“佛骨并非中天竺固有,而是当年迦叶佛涅盘后,舍利子分裂而成,其中一枚飘至中天竺,被阿罗那顺的先祖供奉。阿罗那顺为掌控权力,用黑巫术污染佛骨,才得以用其催动血甲诅咒!”
蒋师仁也凑上前来,看着金线上的记载,恍然大悟:“难怪此前黑玉佛陀会散发邪气,竟是佛骨被污染所致!若能净化佛骨,不仅能彻底破解诅咒,还能让恒河源头的毒瘴消散!”话音刚落,王玄策身上缠绕的金线突然躁动起来,这些金线是此前形成降魔金刚相时残留的,此刻竟主动飞向天空的经文画卷,与其他金线交织在一起。
王玄策心中一动,将断足伸向空中,金铁假趾上的金线突然延长,串联起画卷上的所有文字。经文在金线的牵引下,逐渐脱离画卷,化作一道道金色光流,朝着唐军将士的方向飞来。光流接触到将士们身体的瞬间,竟凝聚成一件覆盖全军的透明护甲——护甲轻薄如雾,却能清晰看到里面流动的经文,每一个文字都在散发着淡淡的金光,将将士们周身的寒气与疲惫尽数驱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透明护甲竟能护佑全军!”一名唐军骑士伸手触摸护甲,只觉一股暖意顺着指尖传遍全身,此前被毒蜂蛰伤留下的隐痛也彻底消失。蒋师仁提着陌刀,走到透明护甲边缘,刀刃刚触碰到护甲,刀身便发出嗡鸣,金线上的经文竟顺着刀刃融入陌刀之中。他挥动陌刀,只见刀身周围浮现出万卷佛经的虚影,经文转动间,散发出令人心安的檀香。
“王正使,末将请命,前往黑玉佛陀处净化佛骨!”蒋师仁单膝跪地,手中陌刀拄在地上,佛经虚影在他周身盘旋,宛如护法金刚。王玄策点头应允:“务必小心,阿罗那顺若知晓佛骨真相,定会派人阻拦。我率大军前往恒河源头阻止投毒,你净化佛骨后,即刻赶来与我汇合!”
“末将遵令!”蒋师仁翻身上马,提着蕴含万卷佛经的陌刀,朝着此前的佛骨密室疾驰而去。王玄策则率领七千骑继续前行,透明护甲在队伍上空形成一道金色屏障,沿途遇到的毒瘴一接触屏障,便化作青烟消散。行至半途,他突然感受到怀中的铜佛残片传来最后一丝暖意——铜佛已彻底消散,化作漫天金粉,金粉朝着将士们此前脱下的棉甲飞去,在甲片上烙出八个金色大字:“慈悲为甲,金刚为锋”。
“慈悲为甲,金刚为锋……”王玄策反复默念这八个字,心中豁然开朗。这不仅是破解血甲诅咒的真谛,更是大唐军队的信念——以慈悲之心对待百姓,以金刚之勇对抗强敌。他抬头望向远方,只见恒河源头的七处泉眼已近在眼前,阿罗那顺派来的投毒兵卒正扛着毒囊,准备将毒液倒入泉中。
“全军冲锋!”王玄策高声下令,七千骑如离弦之箭般冲向泉眼。透明护甲的金光让投毒兵卒心惊胆战,不少人扔下毒囊,转身欲逃。唐军骑士迅速围追堵截,很快便控制住局面,将剩余的毒囊全部收缴。王玄策走到一处泉眼旁,看着清澈的泉水,心中松了口气——幸好及时赶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马蹄声,蒋师仁率领三百锐卒归来,他手中捧着一枚泛着七彩光芒的佛骨舍利,舍利的光芒与透明护甲相互呼应,让周围的空气都变得清新起来:“王正使,佛骨已净化!黑玉佛陀中的邪气尽数消散,如今已是纯净的佛门圣物!”
王玄策接过佛骨舍利,舍利的暖意顺着指尖传遍全身,断足处的旧伤竟也隐隐有愈合之势。他抬头望向雪原尽头,突然露出笑容——只见三百名此前被俘的天竺降兵,正自发地拆解身上的血甲,将沾染毒素的棉絮堆在一起,点燃火焰。棉絮燃烧时,没有产生黑烟,反而化作缕缕青烟,青烟随风飘向恒河源头,将泉眼中残留的微量毒素彻底净化。
“他们竟主动破解毒素……”蒋师仁看着这一幕,眼中满是惊讶。王玄策却并不意外,他将佛骨舍利举过头顶,舍利的光芒照亮了整片雪原:“阿罗那顺用诅咒与毒素奴役百姓,可人心向善,一旦知晓真相,便会自发守护和平。这三百名降兵,便是最好的证明。”
透明护甲渐渐消散,化作金色光流融入唐军将士的甲胄之中,让每一件甲胄都泛着淡淡的金光。佛骨舍利被王玄策小心翼翼地收入锦盒,盒盖上绣着文成公主亲手缝制的莲花图案。七千骑将士整齐列队,吐蕃与泥婆罗骑兵看着大唐将士,眼中满是敬佩;天竺降兵则朝着佛骨舍利的方向跪拜,口中念着祈福的经文。
雪原上的风渐渐温柔,阳光透过云层洒下,照亮了将士们的脸庞,也照亮了远处正在发芽的解毒棉田。王玄策勒住缰绳,目光望向中天竺王城的方向,心中清楚,这场复仇之战已取得关键胜利,但守护和平的道路,才刚刚开始。他转头看向蒋师仁,眼中满是坚定:“蒋校尉,传令全军,休整一日后,前往中天竺王城,将阿罗那顺绳之以法,还天竺百姓一个太平!”
“末将遵令!”蒋师仁高声应道,声音传遍整片雪原。七千骑的马蹄声再次响起,这一次,没有了诅咒与毒素的阻碍,只有和平与正义的信念,在喜马拉雅山的雪原上,朝着远方蔓延。而那些被净化的佛骨、解毒的棉种、凝聚着慈悲与勇气的甲胄,将永远见证这场跨越国界的正义之战,见证大唐与西域诸国的友谊,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愈发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