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烬城侦察队的筹备工作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
陆岩遴选出六名最精锐的战士,包括经验丰富的周锐和刀子,他们经历过地底和灰烬城前次的残酷,深知任务的危险性。
装备部门将优化后的外骨骼装甲、加装了复合干扰模块的步枪以及特种探测设备逐一配发、调试。
沈鸿几乎住在了实验室,对几台核心探测设备和那套宝贵的便携式复合干扰装置做着最后的校准。
何翟添提供的部分“纳米同化”残缺数据给了他新的思路,他尝试在干扰频率中融入了一些逆向解析出的抑制波形,虽然效果未知,但多一份准备总是好的。
林默则在苏婉清的监督下,进行着最后的体能和精神恢复。
他不再抗拒脑海中那根冰冷的“丝线”,而是尝试将其视为自身力量体系的一部分,一种外来的“稳定器”。
在这种心态下,他发现自己对地脉能量的感知似乎变得更加清晰和精细,虽然范围依旧受限,但对能量性质的辨别能力却提升了。
他甚至能隐约区分出基地下方利维坦沉睡的混沌低语、地脉网络中“信息流”冰冷的扫描痕迹,以及那无处不在、代表着“净化协议”底层规则的背景噪音。
这种提升带来了一丝慰藉,也带来了更深的警惕。
力量的增长与那未知连接的绑定,让他无法安心。
……
指挥中心,江季黎与何翟添进行着出发前的最后一次情报核对。
“‘黑隼’最新消息,”何翟添指着屏幕上传来的加密信息,“‘熔炉’保守派确认了屏障波动周期,他们的先遣队预计在七十小时后,也就是波动低谷期的前两小时,尝试渗透。路线偏向灰烬城东部入口,那里据信是旧时代的主要物流通道,结构可能相对完整,但防御系统预计也最为密集。”
“东部入口……”江季黎在沙盘上标记出来,“和我们之前侦察的西部残破区域不同。他们看来是打算硬闯。”
“保守派掌握了更多内部结构资料,”何翟添分析道,“‘博士’似乎认定东部入口是通往核心区域的最优路径。另外,‘黑隼’提到,保守派此次行动携带了一种新型号的‘信标’,并非用于控制利维坦,而是专门设计用于与‘方舟’节点建立连接和……可能的权限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