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还推出了“茅粉球迷会”,组织参观茅台镇足球基地,开展“酒文化与球文化”对话论坛。
“这可能是足球史上最有文化的冠名了,”陈飞在视频中感叹,“以前冠名是打广告,现在冠名是搞文化!”
---
随着赛季进行,一个问题自然浮现:茅台文化真的能助力足球发展吗?
某体育报纸发表评论文章:《酱香有余,激情不足?论茅台冠名对江苏足球竞技风格的影响》。文章认为,过于强调“醇厚”可能会削弱足球的冲劲与激情。
“我们队现在年轻人整天讨论‘回味悠长’,”某队助教私下抱怨,“训练完不是讨论战术,而是讨论如何‘提升格局’。”
最典型的是苏州队对连云港队的比赛。苏州队获得单刀机会,前锋却选择回传,美其名曰“沉淀一下”,结果错失良机。
赛后技术统计显示,苏州队的射门次数下降了20%。
小主,
“这不就是‘过度醇化’吗?!”陈飞在视频中一针见血,“好的白酒需要沉淀,好的足球需要进攻!”
这件事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茅台:这锅我不背!” “建议茅台直接下场踢球!” “球员:为了回味悠长,我们还是多传几脚吧!”
---
令人惊喜的是,茅台认真听取了这些反馈。
在赛季中期的一次发布会上,茅台宣布调整策略:“酱香哲学”不仅关注“醇厚”,更强调“平衡”与“层次”。
“我们要让酱香成为智慧的代名词,”茅台市场总监表示,“就像我们的产品,醇厚却不失灵动,沉稳却充满力量。”
此外,茅台还推出了“青年足球计划”,赞助江苏省青少年足球联赛,并为小球员提供专业训练装备。
“我们不仅要关注职业联赛,”总监说,“更要支持中国足球的未来。”
这些改变获得各方好评。某体育评论员表示:“茅台展现了一个优秀合作伙伴的形象,在文化传播与竞技体育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
赛季过半,茅台在南京奥体中心举办了一场“酒球会”文化节。
这不是传统的足球活动,而是一场文化盛宴。现场有茅台历史展览,有足球文化讲座,还有“酒与球”主题艺术展。
最受欢迎的是“跨界对话”环节,球员、教练、球迷和文化学者一起讨论酒文化与球文化的相通之处。
“一开始觉得有点突兀,”南京队的后卫坦言,“但现在明白了,酒文化和球文化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大学生球迷说:“以前觉得茅台高不可攀,现在通过足球接触茅台文化,感觉更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了。”
茅台还推出了“飞天梦想计划”,资助贫困地区青少年足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