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超25赛季的华彩乐章奏至尾声,当星巴克的咖啡香尚未完全散去,当武磊接班人的佳话还在流传,这片江湖却以其最残酷的方式,再次展现了它的狰狞一面。
我们的主角,武磊,在享受着冠军荣耀和前辈赞誉的同时,也正被推至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中心。这场风暴无关球场胜负,无关商业联名,而是一场来自虚拟网络世界的、铺天盖地的恶意狂欢。
一切早有伏笔。
三月的世预赛,武磊梅开二度却未能带领国家队从新加坡全身而退。那一夜,他是英雄,也是。 只会虐菜!关键时刻就软脚!这两个进球有什么意义? 类似的指责如同毒蛇,从各个阴暗的角落钻出,缠绕而上。
几天后的天津主场,他再次用两个精彩的单刀和一次助攻证明了自己,带领球队取得关键胜利。但掌声之中,刺耳的杂音并未消散,反而变本加厉。 进了又怎样?新加坡而已!单刀进了是应该,不进就是犯罪!看他庆祝那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拿了世界杯!
这些声音,混杂在巨大的赞誉声中,或许并不起眼。但它们像病毒一样滋生、蔓延,终于在赛季结束后,因为某些微不足道的导火索(或许是一次联赛中的争议动作被翻旧账,或许是某些自媒体为流量的刻意引导),彻底爆发了。
社交媒体上,针对武磊的恶意话题被一次次刷起。 有人将他身披国家队战袍拼搏的照片,P成了小丑的妆容,配上虐菜王子的字样。 有人将他进球后双手指天的庆祝动作,恶意篡改成指向裁判施压。 有人开始深挖他的家人,编造各种莫须有的黑料。 更有人,将那个流传已久、极具侮辱性的外号——武大郎,再次刷上了热搜。
武大郎滚出国家队!海港红皮狗,武球王变武大郎!就这身高,也就只能在国内横了!
这些不堪入目的字眼,如同冰雹般砸落。其中,不乏一些顶着其他豪门球队徽章、自称的账号,在进行着恶毒的攻击和人身羞辱。(某些球迷对海港及其球迷的蔑称)和武大郎成了他们攻击武磊最常用的。
海港的球迷们(自称实则是一种自嘲和反击)自然奋力维护,与其他球迷在网上展开激烈的骂战。但这反而进一步加剧了舆论的撕裂,将武磊更深地拖入了泥潭。
磊哥,别看了。颜骏凌一把夺过武磊的手机,锁屏,扔到沙发另一边,网上那帮喷子,就是现实生活不如意,来网上找存在感的。你理他们就输了。
武磊没说话,只是靠在沙发上,眼神有些空。训练基地的宿舍里,只剩下空调运转的微弱声音。刚才手机屏幕上那些恶毒的P图和诅咒,还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他可以接受对球技的批评,但那些针对身高、家人、甚至人格的侮辱,像一根根尖刺,扎得人生疼。
他甚至看到一条让他哭笑不得的评论:武磊就是中国足球的遮羞布!有他在,你们就永远发现不了真正的问题!——合着他努力进球,还成了罪过?
我知道。武磊的声音有些沙哑,就是……有点累。
这种累,远比连续踢满两个加时赛更甚。是那种付出一切,却仍被无数人唾骂的心累。为国出战,带伤上场被说成诈伤;拼尽全力进球,被说成只会虐菜;一旦不进球,就是废物。他仿佛陷入了一个无法挣脱的罗生门,怎么做都是错。
颜骏凌叹了口气,在他身边坐下:你这还算好的了,想想当年郑智、郜林他们被骂成啥样?这就是咱们这行的宿命。你站得多高,盯着你的人就有多少,骂你的声音就有多大。关键是,你自己得明白,你为啥踢球。
为啥踢球? 武磊闭上眼。脑海里浮现的是崇明岛根宝基地那片粗糙的草皮,是第一次入选国家队时的狂喜,是留洋时在异国他乡独自训练的清晨,是攻破巴萨球门后那片刻的眩晕,是捧起中超火神杯时的沉重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