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影探针”的自毁干脆利落,几乎没留下任何完整的结构。然而,在混沌屏障的吞噬与“星梭”舰队及时的粒子捕获场作用下,星盟的科研团队依旧从爆炸的余烬中,收集到了一些极其细微的、未被完全湮灭的残骸与数据流碎片。
分析工作在高度保密与紧张的氛围中展开。结果,令人心惊。
残骸的分子结构呈现出一种非自然的、高度有序的晶体排列,其基础材料并非已知的任何金属或合金,更像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灵能导体**,兼具能量通透性与信息储存功能,其工艺水平远超星盟当前技术层级。
更关键的是那些破碎的数据流。它们被加密技术保护得极其严密,星盟最顶尖的解码专家与阵法师联手,也如同在破解一个由无数面棱镜构成的迷宫,进展缓慢且充满风险。在破解过程中,数名研究员甚至遭受了数据流中隐藏的精神反噬,陷入了短暂的意识混乱。
但付出代价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些零碎却至关重要的信息:
反复出现的几个基础逻辑符号,经过比对,与某个早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的、以精密机械与灵能网络着称的古老文明——“织网者”——的底层代码有微弱的相似性,但更加先进和……冷酷。
一些破碎的指令片段,指向了诸如“信息素标记”、“蜂群网络节点”、“母体意志”等概念。
最重要的是,在数据流的最深层,破解团队捕捉到了一个不断自我复制、试图向外传递的**定位信标**的残余信号。这个信标的目标坐标,并非指向某个固定的星域,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基于复杂算法的动态坐标,其计算模式,与“织网者”传说中的“千面星图”有着惊人的吻合度。
所有线索,都指向了一个令人不安的结论。
“盟主,”首席解码专家,一位额头布满细密汗珠的老者,向林枫汇报,声音带着一丝干涩,“综合现有信息,我们高度怀疑,这艘‘暗影探针’隶属于一个可能与古老‘织网者’文明存在继承或变异关系的未知势力。其科技风格高度集成化、网络化,具备极强的信息战能力。其行为模式,更像是一个庞大网络派出的……‘工蜂’。”
“它们的目的,似乎是进行全方位的信息采集与标记,为后续可能的……大规模入侵或同化,做准备。”
林枫沉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控制台。织网者……千面星图……信息网络……一个擅长隐匿、渗透,以信息和意识为主要武器和目标的敌人?这比面对黑煞那种纯粹的腐化与毁灭,或是骸骨王朝那种赤裸裸的掠夺,似乎更加棘手。
“它们自称‘千面之蛛’。”林枫缓缓开口,说出了那个在破解过程中偶尔闪现过的名称,“一个隐藏在宇宙阴影中的信息猎手。通知下去,将此次事件威胁等级提升至与‘黑煞’同级。所有对外通讯与探测,必须经过‘镜面’协议三重加密过滤。”
新的敌人,露出了它狰狞的一角。
**与此同时,在“不屈之壁”最深处,与“混沌熔炉”相邻的绝密实验室——“回响之间”。**
这里的气氛,与外面的紧张截然不同,充满了一种肃穆而悲怆的期待。
实验室中央,并非冰冷的仪器,而是一个由纯净生命水晶构筑的温床。温床周围,镌刻着无数复杂而古老的精灵符文,它们与悬浮在空中的古精灵信标相互呼应,散发出柔和而充满生机的光辉。
温床之上,静静放置着那几块从百草星废墟中找回的、焦黑而残破的**祖灵古树残骸**。残骸之上,微弱到几乎无法感知的、如同星火般的绿色光点,正在缓缓漂浮、闪烁。这些,就是林枫借助信标之力,勉强收集到的、木婉清与几位灵木族长老残留的**生命烙印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