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昭在练兵场视察完李沐风操练新军,回到杨家大宅时,发现气氛有些异样。往日里喧闹的宅院,此刻显得沉闷。仆役们来去匆匆,脸上挂着忧虑。
他唤来王福,问起缘由。
“少爷,从半月前开始,江南一带便没下过雨。”王福叹了口气,面上满是愁容,“起初大家还道是寻常,可如今田地开裂,河水见底,连井水也日渐枯竭。再这样下去,只怕要出大乱子了。”
旱灾!
杨昭心头一沉。他虽身处深宅,却也感知到了空气中弥漫的干燥。这可不是小事,一旦民不聊生,饿殍遍野,社会动荡,杨家即便再富裕,也难以独善其身。
他立刻召集苏墨和王福,以及几位族中管事,商议对策。
“少爷,以往遇到旱灾,无非是设法引水,再不行便只能开仓赈济。”一位老管事说,语气里有深深的无力,“可这次旱情太重,几条大河都快干了,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苏墨眉头紧锁,他已派人去各地打探消息,回来的都是坏消息。流民渐多,物价飞涨,人心惶惶。
杨昭没有说话,他闭上眼睛,脑海中【家族传承系统】的界面浮现。他调出【知识库】,迅速检索“水利”、“抗旱”、“灾情应对”等关键词。
大量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瞬间涌入他的脑海:地下水勘探、深井挖掘技术、简易提水工具设计、作物轮作与耐旱品种培育、水资源循环利用、以及科学的灾情评估与赈济方案。
他睁开眼,目光扫过众人。“引水和赈济固然重要,但并非长久之计。我们需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他摊开一张粗略的江南地图,手指在几处位置划过。“首先,要勘察地下水脉。许多地方地表水匮乏,地下却蕴藏丰富水源。我们需要一种更有效率的挖井方法。”
“挖井?”王福不解,“我们杨家有打井的匠人,可深了也挖不出水啊。”
“那是因为方法不对。”杨昭平静地说,“我有一种法子,能探知地下水脉走向,并能挖出更深、出水更稳的深井。”
接着,他又提出了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