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长公主驾到,京城暗流

管家的通报,让书房内气氛为之一变。苏墨侧身望向门外,脸上掠过一丝凝重。长公主,那是大乾王朝中地位最为尊崇的女性之一,她的举动往往牵动着京城各方势力的神经。

杨昭没有立刻回应,他手指在黄龙岗的地图上停留片刻,随后平静地将其卷起,递给苏墨。

“去请。”他语气平缓,听不出情绪波动。

苏墨接过地图,躬身退下。他知道,长公主的来访,绝非寻常拜访那般简单。

片刻后,一位身着青色官袍的宦官,在管家的引领下,缓步走进书房。这宦官面容清瘦,举止沉稳,眉宇间带着一股内敛的精明。他身后跟着两名宫女,手中捧着描金木匣,显得郑重。

“奴婢参见杨侯爷。”宦官躬身行礼,声音不疾不徐。

杨昭抬手示意免礼,请他在书案对面落座。

“公公远道而来,不知长公主殿下有何吩咐?”杨昭开门见山,他不喜欢拐弯抹角。

宦官微微一笑,从怀中取出一封盖有长公主印信的拜帖,双手呈上。

“侯爷,殿下久闻杨家风采,尤以侯爷之才华,更是令殿下赞叹。殿下素来惜才,近日恰逢一桩棘手事务,百思不得其解,故派奴婢前来,想请侯爷移步一叙。”

杨昭接过拜帖,并未急着拆阅。他打量着眼前的宦官,此人言辞得体,进退有度,显然是长公主身边的心腹。

“不知殿下所遇何事,竟能让殿下这般烦忧?”杨昭问,语气中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

宦官叹了口气,面上显出一丝无奈。

“侯爷,此事关系到京畿重地,乃是京城往来粮草的命脉——北仓道的官道与沿线粮仓。”

杨昭闻言,心中一动。北仓道,那是连接京城与北方粮仓、军镇的要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北仓道每逢雨季,便有塌方之险,路段淤塞。沿途粮仓也年久失修,鼠患虫灾严重,且多有渗漏,导致粮草损耗巨大。”宦官继续说,声音压低了几分,似在诉说一件隐秘,“殿下受命督管此事,已耗费数月心血,召集工部能匠、户部钱粮官,却始终未有良策。修缮所需银两浩大,若按寻常法子,便是倾尽国库也难在短期内见效。可若不修,国之根本恐有动摇。”

他顿了顿,又道:“殿下听闻侯爷在枯河滩治理水患,以奇思妙想,不费朝廷一分一厘,便让百年顽疾迎刃而解。殿下猜测,侯爷或许能有不同寻常的办法,解决北仓道的困境。故殿下想请侯爷,私下前往一观,为殿下解惑。”

杨昭听着,手指轻叩桌面。北仓道的问题,与黄龙岗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关乎民生与国运的基础设施问题。不同的是,黄龙岗是他的主动布局,而北仓道,则是皇室抛来的绣球。

这其中,无疑蕴藏着巨大风险。一旦介入皇室内部事务,便如同踏入泥潭,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但同样,这也是一个机会。一个能让杨氏家族,从地方豪门,真正迈入京城权力核心的机会。

“殿下所言之事,确实棘手。”杨昭沉吟片刻,然后问道:“殿下可曾提及,此事为何迟迟不得解决?是技术难题,还是其中另有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