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在东梁只卖些赵纸,还是以远低市面的价格出售。

这不是在主动给东梁送钱,维持彼此的关系?

如此,双梁使臣终于在翌年春耕前离开咸阳。

不仅梁王世子和睿王世子非常满意,宋佩瑜也非常满意。

有东梁作为缓冲,既能打出赵纸物美价廉的风声,也能将打破现有纸张定价的罪名甩锅给睿王。

让寒门子弟读书,逐渐普及教育的想法,也可以在东梁悄悄摸索进行。如此等个三年五载,无论是吃赵国粮的西梁,还是学赵国文的东梁,民间百姓对赵国的想法都会有个天翻地覆的变化。

所谓温水煮青蛙,便是如此。

只是宋佩瑜的锅大,一锅煮了两个。

同时收到赵国在西梁和东梁的铺子成功开业,导致当地万人空巷的消息,宋佩瑜心情大好,顺手多喂了重奕块硬糖。

重奕没想到还有这等好事,懒洋洋的看向宋佩瑜手中的书信,“上面写着什么?”

听了宋佩瑜的解答后,重奕打了个哈欠,刚刚提起的兴趣肉眼可见消失的干干净净。

宋佩瑜被重奕这副模样气的哭笑不得,正要说重奕几句,就看到安公公满脸笑容的从外面进来。

“可是有喜事,怎么如此开心?”宋佩瑜随口问道。

安公公重重的点头,“大喜!”

见宋佩瑜面露好奇,安公公更加开心,笑眯眯的将头转向重奕,“肃王府的妾室有孕,陛下让您开库房赏些东西过去。”

重奕随意摆了摆手,并不怎么放在心上,“你去挑吧,不必再来回我。”

安公公目光责怪的睨了重奕一眼,拿出已经带来的账册摆到宋佩瑜面前,“宋大人看看要赏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