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页

洗漱过,一家三口早早歇了。

这个村里却没那么早睡,就是上了炕的,也是翻来覆去睡不着。尤其是从黎家回来那一波,王婶里外,没去,但听男人回来絮絮叨叨都说黎大好、黎周周好、顾兆好,听得她心里烦。

她怎么不信不收钱?

黎大家真那么好,那么好的法子真半文钱都不收?

之后几天村里男人忙着上税,送粮食去镇上。黎家黎大去。今年黎大上的粮食税有一百八十斤,往年就一半,还要少一些,黎大背着去镇上谁都不麻烦,今年多了,沉甸甸也不嫌累。

黎周周不放心跟爹说分两麻袋,他背一半爹背一半走去镇上。结果村长家小儿子跑腿来,敲了门,脆生生说:“黎大伯,我爷爷说了,您家今年上的多,明个儿搭我家牛车过去,周周阿叔就不用去了。”

可见村长对黎家这情况也是摸的清楚,黎周周孝顺,一百八十斤的粮食指定不能黎大一人背,那顾兆是手不能提的读书郎也不合适,唯独就黎周周上了。

忙差家里玩的八岁孙子跑一趟黎家,提前说声,村长给仔细交代了。

“成,晓得了,回去说多谢谢你爷爷。”黎大也没客气,村长主动交好了,他还拿乔推辞,那不是不给村长脸面吗。

还从家里抓了把花生给孩子。

村长家孙子也不客气,高高兴兴说了谢谢黎大伯,便跑回家了。

第二天天麻亮,村里家家户户男人背着粮食出来,到村口集合,有的家里人多地多上的也多,像是杏哥儿家,王石头和他哥哥连着爹,三个男人扛着麻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