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人说:“昨天我家那口子想吃,我就买了罐儿回去,吃着就不对味,香是香,可没那股子劲。”
旁边卖红薯的大爷,跟田奶奶住一个楼上,这时就说:“就她儿媳妇那心眼儿,她家的东西用的怕都不是好油,能不吃就别吃,别管图便宜。”
周婶子的摊位前热热闹闹的,大家一见海之味送东西都抢着买,有的不等拿回去就先把上面沾着的小包装打开了,尝了尝就说:“这个也好吃。”
然后看送的东西不一样,有的罐子上沾着黄袋子是鱿鱼干,有的是绿袋子写着香辣小鱼干,手头不紧的,就都想着买了尝尝,促销嘛,平时海之味卖得贵还不送东西,这次能沾便宜,还不赶紧买。
田奶奶这边就冷清多了,她虽然年纪大了但耳朵还挺好使的,听着旁边人好像是在讲究她,她这心里那个难受啊。她也不想跟蒋菲菲抢生意,可丢了工作,虽是拿回去三个月工资,够干什么的?也不能坐吃山空啊。
刘英见她被辞了,还只拿回来三百块钱,马上就翻了脸,“你是不是蠢,你要还在那干,抹不开面儿,拿三百也就算了。既然她都要辞你了,那你撒泼打滚的也得把八百要到手啊!你说我不是白跑一趟,都告诉你了要八百!”
田奶奶就说人家对自己好,不该要钱,被刘英骂了一顿,“不是你自己说你给人家厂里做了多少贡献,人家离不开你吗?”
再闹腾也肯定回不去了,刘英想着自己出去打零工,可抓挠回来的钱太少,一天有活一天没活的,赚不了几个。
她就想起田奶奶给蒋菲菲出摊卖货的事来了,她蒋菲菲能卖,自家也能卖啊,就算没钱开厂,摆摊总可以吧。
于是刘英就逼着田奶奶做海鲜出去卖,她没吃过海之味,尝了田奶奶做的就觉得挺好吃的了,又跑去熟食店里推销,田奶奶对蒋菲菲毕竟还有点情义,见她还想着去抢生意,就不干了,婆媳两又干了一架。
可她哪管得了刘英啊,刘英要不是现在用得着她,又看她有个手艺,早把她轰出去了,田奶奶也不敢狠闹,卖就卖吧,蒋菲菲的厂子已经往外地销了,想来应该影响不大。
这时她听着旁边人这个一句那个一句的议论声,真是悔青了肠子,是啊,在蒋菲菲那过的多舒心啊,有吃有喝还受人尊重,现在呢,住在阳台上,白天晒得没法待,晚上小风嗖嗖的。
天天出去买原料回来熬汁做海鲜,从买到做再到卖,所有环节都是她一个人的。回去了还得给孙子洗尿布,她卖货都是在饭点,等回去了儿子儿媳早吃完饭了,她只能冷馒头就菜汤,想再开火做点都被刘英说浪费。
田奶奶心里堵得慌,当初怎么就听了刘英的话,她这儿媳妇是个什么人,她不是早就知道吗?
现在再想蒋菲菲那儿,怎么张嘴啊。要是刚出来时还有可能,现在自己学着做她家的海鲜,还给那两家店里送了,她就是再脸皮厚也不好意思再去找蒋菲菲了,熬着吧,还能活几年,许是她就是受罪的命,好机缘也让自己给糟蹋了。
本来就没几个过来买的,田奶奶心情不好还阴着个脸,就更没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