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发粮食

重生家中宝 程嘉喜 2454 字 2024-01-01

鸡蛋多了也发愁,不过田野打算,没事的时候,凿了一个石头缸,把吃不过来的鸡蛋就给腌上。就是这个盐不太好找。

她平时的生活用度,都是田大队长去城里的时候给捎回来的。

这也不稀奇,村里有小半的人家都是如此的。突然要那么多的盐,她的想想用什么借口。

第二天田野一大早就按照田大队长说的,去大队借粮食,田野就看到朱会计拿出来一个大夹子,夹着一摞的白条。

就跟田大队长说的一样,家家都借了粮食放在自家存着呢。

朱会计:“丫头,你准备借多少粮食呀,先说下多了没有,村里大多也就是借个百斤的,还是人口多的人家。”

田野:“我吃的多,能借三百斤不?”

朱会计没说什么,给田野写了条子,让田野按的手印,队长又给她几张食品票。

田野借大队的独轮车把三袋粮食推家去的,路上确实有点招眼。

让牛大娘都红眼了:“哎呦丫头,这么多的粮食呀?”

田野不得不应付两句:“大娘我饭量大,吃得多,这么多的粮食都不见的能吃到过年,昨天大叔推家的粮食可比这个还多呢。”

牛大娘立刻就不乐意了:“懂什么,我家人口多,粮食可不得多准备点吗。”

田野不搭理她走人了,牛大娘追过来神神叨叨的说道:“丫头呀,往后可的好好地看家,王寡妇家,本来就该着大队工分呢,借粮都没能借多少。这样的人家还有几户呢。”

田野不想跟他唠嗑,闹心。

牛大娘看着田野都把大门关上了,还扒着门缝往里看呢。

田野觉得情景不大好。人口多的人家,平时粮食不够吃,都是拿着白条去大队借粮食的。

这么一闹腾,那些早先借过粮食的人家,在大队借不出来粮食了,而且缺粮食的还都是他们这些人口多的人家。这就是一个死循环。

要不是田花堵着门,田野早就关门了,脑残呀。

另一位女知青过来,语气赤城:“野丫头同志,我叫梁小梅,我们来不是要偏着谁,我们是真的为你好,恋爱自由,朱同志不同意这门亲事,将来成了亲你们也不会过好的。”

这年头的少男少女可真是少有的热情澎湃。多管闲事都这么理直气壮。

田野脑门生疼,她跟这些嘴巴嚯嚯的厉害的知情,那就不是一路人:“那你就去隔壁让朱同志为恋爱自由坚持到底。”

若不是怕毁人设,田野还会加上一句我支持你们,欧耶。

田野说完这话用个巧劲,把田花放在大门口的脚给踢开了,顺利的关上了大门。终于不用面对脑残了。

两个女同志在知青点看到朱老大,觉得这人太窝囊了,什么年代了,还包办婚姻。大小伙子连个亲事都摆不平,这才过来要伸张人间正义的。

言语之间都是那股子城里人的优越感,出发点还都是为了田野好,真不知道她们这股子自信哪来的。

田野揉着脑门,抬眼看到自己栽上的桃树,还有唯美水池子,在美好的景色也解救不了她的糟心了。

朱老二看着田花带着两个女知青从田野家门口愤愤不平的走人,心里骂一句傻叉,也不知道是骂女知青呢,还是骂田野呢。

眼看就要进入六月了,天还没有下雨,都耽误庄稼抽穗了。大家心里都明白,年头真的不好。

大队大喇叭一大早就广播了,欠大队工分的人家,大队不会在放给粮食了,也就是说往后打欠条支粮食不好使了。

这消息一出去,村里跟开锅了是的。人心惶惶的。

那些在大队还有富裕工分的人家,都偷偷摸摸的用工分换成了粮食搬回家存着。

村里两三个十八九岁的大姑娘都订亲了,要的彩礼统一都是粮食。

田野没有去大队换工分,不过田大队长直接把田野的粮食让人给送家来了,可怜巴巴的两代玉米粒。估摸着有二百斤,按着田野的饭量,这也就能对付个月吧的。

田大队长说了:“大队的粮食都是有数的,支没了就没了。把公分都换成粮食在家放着,留点心眼。别说出去。”

田大队长看来田野实在是不太机灵,闹灾荒就得存粮,这点事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