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凡草柴胡

这话是说仙草与凡草的差别,还是有意暗喻仙凡呢?乔坤心中仍疑惑,只是神农氏不肯明言,他知道只得自己揣摩,便道:“弟子记下了。”

“你记下便好。我也不指望你能顷刻明白。”神农氏说着,又取出一根翠绿色的尺子,跟当日赠给乔坤的那柄有七八分相似,只是其中有诸多符箓,更加玄妙,“你且将你的神农尺取出来。”

乔坤依言取出自己伪神农尺,那玉尺便发出晶莹的光芒,浮在空中。

神农氏笑道:“我手中的乃是我成道至宝神农尺,你的乃是我这神农尺的彷制,如今我再催动些功夫,让你这尺有神农尺三四成本事,你可要用它为人族造福。”

言语间,两柄玉尺交相呼应。乔坤感应到自己那柄神农尺的彷制品可以使用,若催动起来,可治病救人。

与此同时,一股温和的力量带着乔坤运行《神农本草经的功法,比自己平日修行的路线更加深奥。

乔坤依稀感觉其中有一些神道的痕迹,但却又不完全是神道。不过一时他也看不明白,只是记下,以后揣摩。

传法完毕,神农氏又取出一个炼丹炉道:“这丹炉可以用来炼丹,你总不能当着他人的面也施展神兵变化。”

还是神农氏想的周到。乔坤确实需要一个炼丹炉来遮掩自己炼丹过程,自然接过炼丹炉。

此后神农氏并没有什么吩咐,两人又回到火云洞中。此时杨戬果然也在洞中,面露焦急之色。

伏羲氏见乔坤回来,便对杨戬笑道:“杨戬,这便是我火云洞门下弟子风无咎,一会便随你去西岐疗此疾祸。”

然后又问乔坤:“无咎,此是阐教三代弟子杨戬。你刚才去紫芝崖可已准备妥帖了吗?”

乔坤回道:“启禀老爷,已经准备完善。”

伏羲氏道:“既如此,你便随杨戬一同往西岐。救了西岐百姓之后,却也不着急回来,可在西岐历练一二,如何行止,只看你。”

“是!”乔坤答应,心中知道只怕伏羲氏是不希望自己回来的,他又向杨戬道:“杨道兄,我们便出发吧。”

杨戬也不迟疑,施展土遁往西岐而去,乔坤在后方跟着。

一开始杨戬还放缓速度等着乔坤,但过一会发现乔坤跟得上,便逐渐加速,一直到乔坤不能跟上为止。

乔坤在后跟着,心下叹息。此时他此时法力与神魂还在某些真仙之上,但是毕竟未修成仙人法体,与天地联系不行,不能发挥全部实力。

纵然他在五行大道上有更深感悟,又学了《渡己诸篇,有“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加成,施展土遁依然只有之前的九成多一点。

测试到乔坤土遁的极限速度后,杨戬便不再加速,两人行进了许久,方到西岐。

此时满城尽遭瘟毒。但是因为百姓却还有命在,因此护城的人道气运大阵还能运转。西岐城还未攻破。

乔坤本来还担心自己变化的风无咎不能通过人道气运大阵,但却发现并无问题。

进到城中,却见城中烟火之气全无,街道上并无一人行走。城内人声寂静,止闻有声唤之音,相比于之前的繁华,甚为萧条。

这时玉鼎真人却飘然落下,问杨戬道:“取丹药一事如何?”从他的气息看,似乎还没有完全恢复金仙修为。

乔坤心说,这也未必是坏事,可以重新修成法体,重新修成法身,搞不好未来的成就还大一些。

但是很快他又反应过来,他是没有正经传承,不得不靠试错来增加经验,不断重修,利大于弊。但玉鼎真人这种阐教金仙,完全不需要这种试错经验。

杨戬在旁道:“炎皇说瘟毒性质本就不同,作用于不同人效果也是不同,无法用一粒丹药而治百病,故而派遣一位弟子前来,便是这位风无咎道兄。”

闻言玉鼎真人不禁大吃一惊,“原来是羲皇的后人,玉鼎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