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奸贼什么事都做,就是不做好事,真要是他干的,肯定还有不可告人的阴谋。
想起来真够吓人的
刘备是个乐观的人,他经历的波折太多,早就千锤百炼,什么都不怕。
“道长莫要担心了,许都你也不用去,曹孟德估计已经到长安了。”
李渔点了点头,坐在元符仙舟内,开始打坐休息。
去长安可不是游玩去了,说不定去到那边的时候,长安已经成为战场了。
雪山上寒风刺骨,万里银装素裹。
太阳即将西沉,最后的余晖让天地之间仿佛都镀上了一层鎏金,橙黄的流光如梦如幻。
雪山顶的宫殿,制比皇宫,巍峨的宫殿轮廓在飘渺的白雪之间,恍若仙宫;湖光水影,荡起绫罗绸缎一般的波光,奢华至极。
王熙凤跪在地上,正在接天庭的圣旨。
备受天庭扶持的完颜阿骨打死了,草原霸主铁木真死了,东瀛天照大御神一家死了,西牛贺洲佛门灭了
如今还能与中原六朝有一战之力的,只有她的西方人马。
不过天庭也不傻,他们知道若是不大力扶持,西方的势力
就是些炮灰。
甚至都不配做炮灰。
于是一场史上最强的天庭对下界的恩赐开始了。
说来好笑,无数人跪地膜拜,求不来天庭任何的施舍。
如今王熙凤先是弑师杀神,背刺黎山圣母,然后和九般灾里的妖魔鬼怪搞在一起,最后收拢了一大群西方蛮夷,竟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神赐。
先是有大罗金仙,为她洗经伐脉,助她快速渡劫,然后无数的灵丹妙药,悉数赐下。
王熙凤哪里想到会有这种意外之喜,她马上就投入到天庭的怀抱,出卖了老情人六耳猴,让他被天庭派来的哪吒擒获。
然后开始用手里无尽的资源,开始收伏西方蛮人,让他们心甘情愿为自己卖命。
结果王熙凤意外地发现,这些蛮人收伏起来格外容易,他们实在是太有奴性了。
只要稍微显示一下神迹仙法,他们就会心甘情愿为你驱使,即使王熙凤杀了他们的父母亲人,他们也会以为这是神的恩赐,或者会反思是不是自己一家有罪,神在惩罚他们。
这要是在中原,即使是久负盛名的老神仙,下界来作恶,也会被迅速视为邪魔。
再加上王熙凤卖相太好了,她外貌美艳,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出场时打扮彩绣辉煌,笑语先至,宛若神妃仙子。
王熙凤是很精明的,她马上发现了原因。
西方人已经被洗脑了,他们先天认为自己有罪,来到人间是赎罪的。
但是中原人不一样,所以难以洗脑。
“仙子,陛下御赐你为玉清圣祖紫元仙君。”
“谢陛下恩典,我必肝脑涂地,以报圣恩。”
王熙凤起身之后,笑着说道:“有劳仙使传旨了。”
“仙子不必客气,这是本座分内之事。”
前来传旨的,是勾陈大帝,可见天庭对此事的重视。
勾陈大帝,是玉帝身边四辅之一,是斗姆元君的长子,紫微大帝的胞兄。
王熙凤此时当然是大表忠心,一定会拦住六朝的兵马,不让他们染指西方。
勾陈大帝笑了笑,没有说话,而是转身离开。
大殿内神仙都已经消失,王熙凤看着眼前的圣旨,神色不定。
她穿着一身华丽的宫装,虽然在雪山,但是却很清凉,慢束罗裙半露胸,肌肤在轻纱绫罗之下隐隐显露。珠玉装饰的云鬓,华贵的长裙,让她显得雍容高贵。
她可不是傻子,铁木真、阿骨打、努尔哈赤的下场她不是不知道。
主动进攻中原,想也别想了,最好是他们开战之后,都无暇他顾,自己先把实力发展起来再说。
真到了胜负可分的那一天,自己该何去何从,还要两说呢。
想到这里,她眯起那双撩人的丹凤眼,大声道:“来人呐,把那一百三十个国王宣来”
“正经道士来了。”
有内侍进来传话。
孙权和周瑜、鲁肃一起起身,“他怎么来了”
孙权率先发问。
他现在很想见到李渔,甚至天天梦里都能见到李渔。
不是他多想念李渔,而是李渔在,他就有机会要回不死药来。
拥有过长生,然后再失去的痛苦,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
尤其是对于孙权这种人来说,他当初就为了长生,而信任妖僧,差点把东吴搞没。
他大哥孙策则不一样,力斩于吉,实在是有些太刚了。
可能是孙策太勐,长期有这种勐男大哥在身边,孙权身上多少缺了点霸气。
“不管怎样,还是先请他进来吧。”鲁肃在一旁提醒道。
“子敬说得对。”周瑜也附和道。
不一会,内侍带着李渔进来。
“陛下,大都督,子敬。”李渔一一打招呼。
“来人,为道长上座。”
内侍搬来一张椅子,李渔坐下之后,说道:“陛下,冒昧前来,还请恕罪。”
“道长无须客气,有何事情,尽情开口。朕与公瑾、子敬都在,东吴大事皆可决断。”
李渔心中暗想,这话说得倒是没错,这三个人确实能决定很多事。
在周瑜、鲁肃这些人还在的时候,江东士族的力量,不足以干预朝政,但是民间确实是他们的天下。
“贫道特为大唐长安之事而来。”
既然大唐有渠道知会大明,那么东吴应该也知道了。
果然,孙权点头道:“朕已经得知长安之变,道长意下如何”
李渔说道:“贫道来建业之前,正在金陵,为明皇帝朱标遇袭一事奔走。闻听消息,朱标提议六朝帝王齐聚长安,来应对这次天庭的通牒。”
孙权呵呵笑道:“既然明皇帝有如此想法,朕岂肯落后于人。朕有意点齐东吴精锐兵马,前去长安赴会,公瑾以为如何”
周瑜没有立刻回答,他沉思了
片刻,凝声道:“陛下英明。”
孙权侧身去看鲁肃,后者也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这两个人就是孙权的智囊,他十分器重两人,既然两人同时赞成,加之自己也有此意,孙权便说道:“东吴赴会。”
这有点出乎李渔的预料,他虽然自己不承认,但很明显一直以来,李渔都有些轻视东吴和孙权了。
李渔抱拳拱手道:“陛下如此勇武,真乃人间之福。”
“道长莫不是还要去知会其他列国”
李渔很想说一声自己不去了,光来你这里就够了,但是他肯定不能这么说。
不然的话,不是摆明了就是看不起东吴么。
“正是,贫道顺路而来,下一站便是益州。”
他从大明启程,确实是和东吴接壤,这么说也没有什么问题。
孙权说道:“既然如此,朕便不久留道长了,咱们长安再会。”
周瑜和鲁肃也拱手道:“长安再会”
李渔点了点头,转身离开。
等他御空而走之后,孙权冷笑道:“这厮八成是直奔我们建业来的。”
周瑜和鲁肃都笑了起来。
有些事大家心知肚明,但是绝对不会放到明面上说。
东吴和李渔的恩怨,他们都是亲历人,当然比谁都清楚。
东吴的地头蛇是江东士族,但是如今掌权的,确是孙策带来的淮泗集团。
虽然孙策的父亲孙坚是江东吴郡人,但是,孙策从袁术那里讨回的父亲旧部以及招募的兵卒却大多来自淮河、泗水一带。
东吴政权的建立是以孙策率淮泗兵进入江东,横扫诸侯为的,但真正完成建国则要等到东吴政权从淮泗化到江东化的转变完成。在这期间,在孙策、孙权兄弟非常倚重淮泗集团,对待江东士族的态度由轻视转向重视。淮泗集团与江东士族之间的斗争,也从敌对关系转向缓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