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二更君♂♂第142章 二更君

诸葛嵩静静道:“你又想惹祸了?他是宋按台身边的人,你要不怕主子责罚,就过去打他无妨。”

四喜正张牙舞爪,但诸葛嵩这句话却像是定身法一样,顿时让她冷静下来。

她讪讪地垂了手,又看了眼宋皎,这才嘀咕道:“我……可是看在按台的面上。”

宋皎陪笑道:“四喜姑娘,你别生气,我这随从是有些直心眼的,只是他人不坏。”

说着又看向小缺:“你不好好养伤,跑到这儿来做什么?”

小缺起先给四喜的凶悍吓了一跳,见宋皎问才道:“我的伤好多了,只要不很动作就行,主子你去哪儿了?她怎么……”

宋皎道:“你不可无礼,这位四喜姑娘,是殿下派来的,是东宫的内卫。”

小缺一听“东宫内卫”,脖子忙缩了缩:“我我、我不知道……她也没说!”

四喜见他畏缩起来,这才扬首得意一笑:“哼,要不是看在按台的面上,我早撕了你了。”

假如四喜只是个小姑娘,小缺当然要怀疑这话的真实性,甚至会想让四喜撕看看。

但此刻在小缺眼中,四喜的脑门上赫然写着“东宫内卫”四个大字,他对此深信不疑,而且从此刻起便打定主意不再招惹。

宋皎调停了两人,打发小缺快回去躺着,又向四喜道谢。

四喜反而不好意思起来,挠挠腮道:“宋按台,您不必如此,以前是我、是我有眼不识泰山,没想到您居然是……我还以为殿下是怎么想不通了呢,特特地把我弄回来护着一个不知什么来路的男人……确实是我肤浅啦!您放心,以后我自然会谨慎小心,绝不会让您再受一点儿委屈了。”

她突然如此之热切,反而让宋皎不好意思起来。

诸葛嵩咳嗽了声,四喜吐舌:“嵩哥,我这次没说什么不中听的吧?”

“你最好少说话。”诸葛嵩无奈地。

四喜却欢天喜地:“嵩哥,我昨儿晚上几乎没睡,想了一整宿,怪不得主子肯把您弄来宋按台身边儿。”

诸葛嵩有些不自在,冷着脸道:“行了。你快去把衣裳换下来吧,别叫人看见。”

四喜忙答应了声,却又想起来:“咦,昨晚上你们在哪儿过夜的?对了……按台昨儿出去是穿的女装,今儿怎么又换了……主子……”

宋皎忙假装什么都没听见的,起身进了里屋,诸葛嵩低低喝道:“你还敢说,还不快去?”

四喜捂着嘴,自去换衣裳。

宋皎到了里屋,把自己的东西稍微收拾了一番。

皇帝的上谕又到了,虽没见过,但宋皎猜测必是跟催促太子回京脱不了干系,而且赵仪瑄早跟她说过要启程回京的,可见离别在即。

昨晚上一番欢愉,竟也叫她情不自禁地耽溺其中,竟生出许多的离愁别绪舍不得来。

但这条路是她自己选的,想到江禀怀直到那一刻,还替自己说话……她心里便有些惭愧之感。

怎么竟为了儿女情长,忘了自己当初出京的缘由跟初衷。

何况……终究会有这一天的。

宋皎决定不去想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永州这儿的事,假如太子叫她留下处置,那她便留下,假如太子自有专人收拾残局,那她就离开。

痛痛快快,不过如此而已。

何况现在她最该牵挂的,应该是江禀怀的去留结局。

中午时候,四喜从外头来,带了个消息给宋皎。

原来成安那边儿来了几个人,为首的是地方上的一名德高望重的耆老,赶到知府衙门递送千人书。

原来是成安那边不知怎么竟得知了江知县家里犯了事,知道知县将被牵连,所以竟推举了几位本地名望极高的赶来永州,递呈联名请愿信,特给江知县求情。

四喜笑道:“按台,这个江禀怀真的这么得人心呢,真是人不可貌相,我竟也小看了他。”

宋皎也笑了笑:“禀怀兄做了什么,他辖下的百姓们最清楚了,也就是以心换心吧。”

诸葛嵩在旁瞧了她一眼,默默地走开。

四喜则点点头:“我本来不太喜欢他,现在却也舍不得他就这么死了,不知殿下会怎么判处。对了,嵩哥最懂殿下的心意了……咦,嵩哥呢,刚刚还在这儿的。”

四喜蹦蹦跳跳跑了出去。

成安的人在府衙门口跪等了半天,知府衙门有人出来说,江禀怀已经被押解启程了,让他们自行回去。

百姓们很是失望,但他们都是安分守己的良善之人,向来循规蹈矩,前来府衙请愿已经是破格之举了,听说江知县已经给押解而去,有些人已经忍不住哭出了声音。

只是太子在此,又岂能容他们哄闹,当下含泪退去。

宋皎听四喜又报告了这个消息后,心头微微地震动。

她想起先前在府衙听见的江禀怀跟太子的对话。

如今这个结局显然不是她乐见的,但就算如今在本地的不是赵仪瑄而是她,她也绝不会说放就把江禀怀放了的,虽然她心里是一万个想要这么做。

就像是江禀怀说的,他们都是执法之人,万万不可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宋皎心头沉重,虽然她在心中宽慰自己——如果是押解回京的话,京内审判,也未必就会人头落地。

但同时她又觉着,自己这自我安慰的话并没什么效用,简直比就像是喝了一大碗苦药之后吃了一点点糖沫,连甜都没品出来就又满是苦涩了。

这会儿正是中饭的时候了,宋皎毫无食欲,只叫人准备车轿。

她想要去城外看看,至少,可以来得及跟江禀怀话别。

谁知车轿才刚刚备好,四喜已经先进来道:“按台,殿下那边传你。”

宋皎一怔,双腿竟有些沉重。

诸葛嵩在门边看着宋皎的脸色,他的唇动了动,有一句话在嘴边上转了转。

可到底他并没有说出来。

侍卫长在心里告诉自己,他是来护卫宋皎的安全的,别的事,他不该去多管,他也不能贸然伸手。

宋皎出了别院,转头看去,却见府衙门口上,上午还来来往往不停的有人走动,或者回事的,或者领旨的,或者听训的……这会儿人已经渐渐少了。

可见太子殿下已经将此地的事务处置的差不多了。

她正要往哪里走,诸葛嵩拦住了她:“按台,请上车吧。”

宋皎疑惑地看了他一眼:别院这里距离府衙门口半刻钟不到,何必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