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颗看起来像小石子的东西,它有自己的名字,蓝星联合体口中的潘多拉孢子,灾祸之源,虫群的使者。
不管有没有感受过虫群带来的绝望,面对石子中间直径比头发丝粗一点的孢子,都很难想象它是如何带来整个虫群的。
不存在任何手段,能在这个阶段,把随流星、陨石而来的孢子从自然界中找出来。
它不是登陆深绿星的第一颗潘多拉孢子,但说不定是从虫群伊始到现在的时间点为止,最幸运的那颗。
潘多拉孢子其实很脆弱,脆弱到不需要虫子来吃,只要掉到水里就会溶化,也许几亿年后,那点有机物会变成那么几只软体动物。
如果掉在地表,说明事情大条了。
潘多拉孢子荤素不忌,只要不直接掉水里,空气湿度超过30就能开始发育,这意味着在绝大多数有一定水蒸气比例的沙漠里,都会变成灾祸。
它也不是在每个地方都能很快演化成虫群,湿地和雨林无疑是相当棒的地点——再强调一次,前提是不能掉到水里,实际上陆地面积与植被面积比例偏大的盖亚星,往往是虫群重灾区。
深绿星似乎被第一颗潘多拉孢子入侵还不太久,不过没关系,很快就会不一样。
被巨蟒摩擦过的小鹿排泄物是极好的食材,孢子不是第一天到,刚好在今天,它挤开小石子般的外壳,触须般的假根落到地上,碰触到高级营养。
这是毁灭的开端。
潘多拉孢子有三种发育模式,直接碰触到动物消化物的那一刻,某段基因被触动了。
两天后,它长成了个蘑菇。
不开玩笑,就是蘑菇,和普通的毒蘑菇没什么区别,花花绿绿的。
蘑菇孕育出的不是正常的菌株孢子,而是卵。
虫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