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6章 植保无人机(中)

退下,让朕来 油爆香菇 2383 字 22小时前

不用问,不行。

沈棠说的。

若是其他人还会跟沈棠据理力争,她也不是独断专行的主,不过云策不是这种性格。从来点到为止,不喜强求,只问:【为何?】

沈棠也愿意给解释。

【时机不对,场合不对。】同时肯定云策提供的奇思妙想,【元谋的提议确实很妙,将作监要是能将设想变为现实,不知能惠及多少农人,特别是山岭地区。梯田多,农人耕作饱受地势起伏之苦,作业艰难,而你说的飞物能节省人力,兴许还能用于产物运输。】

在能选择的情况下,人口自然会向地势平坦且耕地多的地方流动。相较之下,山岭地区开荒难度高,农田维护成本更大,春耕秋收效率更低。云策提议的飞物确实能有奇效。

随着沈棠描述,众臣肉眼可见心动。

现在是用不上了,但以后用的地方多啊。

这不,立马有人开始拍马屁了:【云将军英才盖世,足智多谋,真叫我等惭愧啊。】

【文武兼资,出将入相,难能可贵的是时时刻刻将黎民苍生记挂心间,实在敬佩!】

至于这种飞物的诞生会不会让一些农人失去赖以为生的田产,这暂时不用担心。主上在这方面抓得很紧,其中一条红线就是正常情况下不允许买卖授田,即便有例外情况,交易记录也要在州郡县备案,档案送至户部抽检调查,若有不符合实情的,追溯源头连坐。

法不外乎人情,理不外乎人心,要是家庭情况实在不好,走到山穷水尽砸锅卖铁的程度,不得不动用授田,官府也能帮忙办理抵押业务。以本地平均亩产为标准,提前透支未来几年的几成收入来应付难关。实在翻不了身,官府才会将这些抵押授田重新分配出去。

尽可能避免庶民手中授田被地方豪绅世家巧取豪夺走,当然,也少有人敢顶风作案。

说得通俗一些——

文武百官脑袋上的利剑一直都在,沈幼梨还没死呢,轮不着魑魅魍魉给她找不痛快。

目前看来,云策这个提议利远大于弊。

一个个彩虹屁吹得云策都脸红。

【诸君谬赞,策受之有愧。】

他不太习惯同僚们突如其来的狗腿。

众人倒是不觉得自己热情有哪里不对。

文官卷政绩,武将卷战功。

不想卷就别占着茅坑不拉屎。

想想将作监这些年的作品,墨家版脱棉机、播种机、翻耕机……哪一款不是一经推出就卖断货?供不应求啊,各州郡县求爷爷告奶奶地找门路想多分几台也求不到,还是将作监生产力上去了,一机难求的局面才缓解,第一批更是躺着将业绩挣了。可以想象飞物面世那天又会掀起一场百官互扯头花大战。谁先掌控利器,谁就能在扯头花大战中占先手。

众人心思活泛,擅长举一反三。

飞物除了农耕作业,日后还能开发其他用途,例如搬运山中木材(黄肠题凑那么贵,除了木材本身价值就是运输人力太高)、运输山中农产品(帮农人开拓农产销路)……

这些招数可都是政绩的保障!

云策的提议确实具备飞跃性质。

沈棠干脆特事特批,用最快速度给将作监下达了飞物制作的任务。这个项目没有规定期限,预算丰厚,越早完成越好。北啾收到消息的时候还愣了愣——预算这种东西,超支了可以上奏再申请,要是项目结束还没用完,结余部分不能私自存留挪用,需上缴国库。

流程是这么一个流程。

不过为了鼓励将作监做实事儿,项目结余部分越多,当年腊赐也越多,而且这部分都是将作监上下合法正规收益,甚至能享受项目后续收益分成。比例不高,胜在细水长流。

这跟会下金蛋的母鸡有什么区别?

时日一长,难免惹来一些嫉妒。

将作监未受到明显针对,可北啾私下有听到风声。这些风声虽无实质性的伤害却是一种讯号,让北啾生出几分警惕。她要的不是墨家一时风光鼎盛,而是如常青树屹立不倒。

让墨家风骨学识能代代相传。

北啾原先就打算康国差不多统一之后,找个借口跟主上谈一谈,将现在的将作监职权分出去一部分,成立新的部门,两方或三方形成良性竞争关系,再吸纳一些不同出身的。

划清楚民用与官用界限。

这个计划她没有对外提及,连云策也瞒着,仅有一两个墨家长者知道她的真实心思。急流勇退,未尝不是一种变相的竞争手段。墨家能有如今,北啾功不可没,对她的决定也是大力赞成。其他墨者不知内情,听到这个好消息只是欢喜,顶多半真半假抱怨一句累。

甚至还拍着云策肩膀赞许,将云策耳根都逗红:【元谋不愧是墨家女婿,瞧瞧这超凡悟性,有什么好处都惦记着咱们,该你脱单。】

云策被围着躲不开调侃,俏脸绯红。

好不容易得了自由,惊觉额头满是细汗。

大家伙儿太热情了点。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