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页

在华澜庭渡小雷劫的前后几天,西峪关前发生了数场战斗。

大歧遵守了和恒王朝的协议,几乎与恒王朝同时发兵,和西泰王的守军展开激战。

战事胶着之时,荡剑诛匈大联盟五族从大歧身后起兵发难,大歧腹背受敌大败,残部退往更西的不毛之地,大歧地盘被五族瓜分,形成割据之势。

王女黛螺思从此,不知所踪。

多日之后,经历叛乱的尘王朝初步恢复平稳。

这一天,有数道圣旨颁下,内容大意是:

清远侯岳业勾结恒王朝,叛国投敌,犯上作乱,罪不容诛,着削去一切封爵。

因其已身死,天恩浩荡,不再追究其他,并念其过往功绩,仍厚葬之。随其叛乱者,除通辑少数异国与重要从犯外,余者不予牵连追究。

平南大营都统岳嘉,公忠体国,武勇智仁,拒不从逆,大义灭亲,为国立下平南大捷和平叛救驾之功,令蒙羞之清远封号得以洗去耻辱。特追封岳嘉为清远王,谥号武勇,因其身故,着其子袭其王爵。

岳嘉之弟岳景,深明大义,武道高绝,参与平叛,并率众击杀敌酋数百,救国难于危急,挽狂澜于即倒。其虽得道,特加封护国真人,于京师建道观以表其功。

岳氏兄弟合力平叛,为国为民建不世之功,着即改年号为嘉景,以彰其德行,传之后世。

圣旨中隐下了岳氏之真正身份,并且封赏皆为荣誉性质。但考虑到岳家为恒朝赵氏子嗣的实情,庆云帝改年号等行为其实还算公允宽仁。

另外,庆云帝下旨从宗室子弟中简拔品学俱佳之人过继,承袭东清王爵位,延其香火,并对平叛相关人等作了封赏。

又过一月,一苇禅寺无念大师进京面圣,说是奉岳景之命将旧物送还。

庆云帝打开黄绸包裹,先是看了华澜庭亲笔书信,大喜,里层内正是镌刻着“受命于天,既寿且昌”的传国玉玺。

数月后,西泰王在西部自立建国,反出尘王朝。

同年末,庆云帝以裘马都为帅,集结重兵讨伐西泰王,西泰王军队在和大歧的战争中受损严重,此战兵败自杀,尘王朝收复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