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9页

帝师闻言,不禁一滞,旋即又道:“确实。”

刘越轩潜藏极深,如今大德圣朝有此盛况,与刘越轩提出的种种制度改革变化,有着极大的关系。

当年刘越轩在学士府,也算极为出色,但终究不是大楚之人,种种兴国安邦,利国益民之想法,皆有藏私,在帝师眼中,他是一个颇为出色,行事果断,料事准确的杰出后辈,但不是能安定天下的治世能臣,还须得加以磨练,经受教导。

可是如今看来,真正的刘越轩,又怎须得他来教导?

以刘越轩的真正才学,足以来当他的老师。

眼前这位执掌大德圣朝监察司的老者,便是刘越轩的师尊,却在后来,得刘越轩种种影响,成为了当世不可忽视的一位智者!

“像你这样的人,却也终究沦落到如今的地步。”高师坐在他的面前,淡淡说道:“其实老夫想问一句,关于楚帝种种举动,他诸般想法,你真的不知吗?都说帝王之心,深不可测,老夫确实看不透龙君,也无须看透,但是你这一位,似乎并不一样。”

“楚帝曾经雄才大略,也曾让老夫无法看透。”帝师说道:“只是后来失了心气,有一段时日,布局谋划,皆有急切,老夫便看出一二。”

“但你作为臣子,终究不敢阻拦罢?”高师说道。

“确实如此。”帝师叹息道:“例如紫烟侯,不单是楚帝隐隐察觉他的身份,老夫同样有所察觉……当初楚帝将大楚命脉交与紫烟侯,老夫心中本有疑虑。”

“可你终究没有阻拦。”高师说道:“也无法阻拦。”

“只希望庄冥自视过高,将计就计。”帝师说道:“他若将计就计,把紫烟侯手中的信物,传至天荒,大楚不会溃败得太快。”

“可是龙君截下了这信物。”高师说道:“你料到了吗?”

“不知是老夫高估了庄冥,还是低估了庄冥。”帝师苦笑道:“他直接截下了这信物。”

“龙君素来谨慎,不愿节外生枝,哪怕将计就计可能有更高的战果,但他最终还是放弃了。”高师这般说来,又道:“你被楚帝陷入这般境地,想必也早有所料罢?”

“楚帝欲陷老夫于死地,免得坏他谋划。”帝师说道:“老夫料定他会将消息传给大德圣朝,但老夫让楚帝知晓的消息,本就是假的……是老夫要将计就计,坑杀大楚镇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