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页

在这部片子里,他将和何沐饰演父子,丁俊晖换了三个,丁父却只有他一个,他的戏份不可谓不重,这对他来说也是一次极佳的机会。

第一场第一镜就是丁俊晖在父亲的陪同下,在看台上那些不认识的人的欢呼声中走进比赛会场,当他和他的对手,有“台球皇帝”之称的斯蒂芬亨得利站在台球桌前时,全场安静下来,斯诺克比赛需要安静的氛围。

这个场地就是年初比赛时用的场地,丁俊晖就是在这张球台上打出了满分147,并战胜了亨得利,进入总决赛。

这是电影里最重要最核心的一段戏,一杆147是令人激动的,能打出147不仅需要技艺,有时候运气也很重要,有记录以来,正式比赛中,只有59次一杆147,最近的一次是“火箭”奥沙利文本月创造的,而且他也保持着最快一杆147的记录,只用了五分二十秒。可是你让他当场来一次,恐怕也不现实,奥沙利文都不现实,就更别说何沐了。

所以何沐必须依靠镜头的谎言来帮他完成一杆147,为了不耽误亨得利和奥沙利文两位大师的时间,导演先拍完了丁俊晖和两人有互动的部分,两人毕竟不是演员,虽然是扮演自己,但是一进入镜头范围就会怪怪的,侯永说重了不是,说轻了也不是,虽然只是很少的部分,但依然用了半天才拍完两人的戏。

接下来就是何沐一个人在默默地打球,并且要兼顾表演,同时数百个群众演员和王学祈看着何沐打球,王学祈还要时不时的和他来个眼神互动。

在斯诺克教练的指导、策划下,在摄像机的帮助下,何沐耗时两天总算完成了这局一杆147……

第162章 世界小姐

之所以用这么长时间,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导演要求每一个球都必须是何沐亲手打进去,摄像机会重点捕捉那个瞬间,这点是不会帮他作弊。所以有些球何沐需要通过不断地重复打击才能靠运气打进去,而有的根本就不可能打进去,连在旁边辅导的教练都没办法了,这种时候就要从上一个球开始再来一遍,能用两天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何沐觉得自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这时候表演倒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了。想想奥沙利文只用五分多钟就能打完,这真是没法比的。

何沐已经把斯诺克选手那种“精、气、神”学的很到位了,并结合丁俊晖本人的性格展现在镜头前。为了让人物形象能够更丰满,何沐独具匠心的为男主角设计了几个独特的表情和动作,并得到了导演的许可和赞赏,有时候只有真正进入角色的世界里才能看到想到一些其他人看不到想不到的东西,侯永觉得何沐提出来的就是他没能看到想到的。

表演上,何沐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他是一个天赋型的演员,把丁俊晖在关键比赛中那种情绪的起伏表现的恰到好处,何沐觉得他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不是一个台球神童,他做不到指哪打哪,所以拍摄的时候总是不停的重复重复,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拍戏的时候打球,拍完戏还是不停的打球,别人睡觉了,他还在打球。不停的打击让他的球感好了不少,或许他成不了丁俊晖奥沙利文,但起码能更好的应付接下来的拍摄。

完成最苦难的一杆147拍摄后,何沐还要在这个场地拍摄一场丁俊晖十七岁第一次来到温布利参加大师赛的经历,还有十八岁打败亨得利、傅家俊等名将,挺进八强的比赛,十七八的丁俊晖依然由何沐扮演,只不过化妆让他变得青葱了些。那时候的丁俊晖刚刚在国际上声名鹊起,和二十岁的他的心态又有所不同。

因为丁俊晖是一个很闷的人,所以电影里会有大量的内心戏,这让钟爱表演的何沐觉得很过瘾,一个眼神一个表情来表达千言万语,这是一种境界。

提到丁俊晖,肯定有一个人是绕不开的,那就是傅家俊。

傅家俊是丁俊晖成名之前国际上最知名的华人斯诺克选手,他出生于香港,后随家人移民加拿大,有“神奇小子”之称,作为当时华人最富盛名的斯诺克球员,傅家俊对丁俊晖这个后起之秀很提携,他们也算是很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