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页

第二天中午,在中影方面的张罗下,在举办方的宣传下,入围主竞赛单元的《一杆147》正式在电影节首映,以中国著名导演谢飞为代表的评委团全部出席,侯永导演坐在谢导身边聆听教诲,何沐则在第二排挨着杰夫坐下。

杰夫告诉何沐斯·诺克运动在美国没什么市场,在加拿大虽然很流行,但这里是魁北克省,是原法国殖民地,是加拿大少数不喜欢的斯·诺克的省份,所以这里的观众对这部讲述中国斯·诺克天才的电影恐怕不会太感兴趣,“不过好电影是不会因为题材原因被埋没的,就像虽然我不喜欢英式足球,但周星弛的《功夫足球》我还是非常喜欢的。”

杰夫事先说这么一大堆就是为了给何沐打了预防针,可能这部电影在今天的首映会遇冷,不要希望太高,以免失望太大。

可事实上当天的情况和杰夫说的有点出入,在电影开始之前十五分钟放映厅就挤满了评委和观众,甚至还有人在向里面走进来,找不到座位的就站着。

杰夫敏锐的向后面扫了一眼,发现不少他的同行们,有试金石的詹姆森,坏机器的埃博拉,沃尔顿传媒的苏珊……而且这些人也都看向他,杰夫暗笑一声,估计是他们发现自己来这里,所以跟了过来吧,在好莱坞,杰夫向来以眼光精准而闻名,这些人应该是想横插一脚吧,不过没关系,这样能让何沐的名字被更多好莱坞公司认识,也不错。

杰夫对疑惑的何沐解释道:“可能是他们都听说了这是一部好电影,所以都想看看吧,我说什么来着,好电影不会因为题材的偏门而被冷落。”

确实,随着电影的开始,所有人都把注意的焦点集中在银幕上,电影依然是中文为主英文为辅的对白,下面加上了英文和法文两种字幕,基本满足了所有观看者的需求。

在观影过程中,前面的评委都一言不发,一眼不眨的看着银幕。

作为五大评委之一,中国大导演,蒙特利尔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得主谢飞在看的过程中不停颔首,虽然他没和侯永合作过,但他深知侯永的摄影水平是非常高超的,在国内是一流水平,导演水平虽然稚嫩,但之前的那部《茉莉花开》也算得上一时佳作,而这部《一杆147》更是大胆从当代青年运动员身上取材,经过改编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呈现了一个天才短暂但没有止步的竞技之路,在观赏性上也和以往的文艺片有了极大进步,就算他这个老头子看到十四岁的丁俊晖小小年纪就在亚运会上大出风头,震撼全场的时候,也不禁感慨“嗯,不错,挺爽的。”

这是一部励志佳作,谢飞导演在心里评价,尤其积极向上的精神内核在近些年的华语电影中是非常少见而难得的,两位演员,年轻的何沐和经验丰富的王学祈都拿出了让人刮目相看的表演,谢飞之前对何沐这个名字几乎是很陌生的,娱乐圈的事他不怎么关心,他只关心电影,这部电影让他认识了何沐,这是个可造之材。谢飞已经决定,一定要本着自己的良心为这部电影投票,决不能因为是自己同胞的作品就刻意高风亮节的回避。

后面的那些电影片商在看到这是一部斯·诺克竞技电影后兴趣马上少了一半,如果是篮球棒球橄榄球高尔夫球的话,相信在美国不会多么难卖,但斯·诺克,这项被英国佬自诩为绅士运动的体育项目在美国可是没什么影响力,这样的电影很难想象能有什么市场,“看来这次杰夫是看走眼了”他们交头接耳道。

不过随着电影的深入,随着银幕上何沐的每一次挥杆进球,随着离一杆147的满分目标越来越近,随着片中丁俊晖一次又一次的回忆他职业生涯和普通生活的点点滴滴,那些看惯了以激烈对抗为基调的竞技励志电影的美国片商竟然都开始觉得虽然斯·诺克只是围着一个小小的台子转悠,但它确实是一项充满了力量和思考的运动。

即便以前没怎么接触过,但是看着男主角趴在台子上,以优美而准确的路线将台球打入洞中,他们也忍不住叫一声“欧耶!”并且紧张的心情稍有缓解,可是马上主角就要开始击打难度更高的下一个球了,于是他们又把拳头握紧,情绪随着比赛的节奏而起起落落。

就像杰夫说的,好电影就是好电影,就算题材小众,就算文化不同,就算语言不通,就算主角是一个见也没见过的中国小子,但好的电影可以通过镜头、光线还有电影的精神气质吸引观众,你可能不会完全懂,但你会喜欢。《一杆147》就是这么一部让人喜欢的电影。

电影进行到最后,杆、球相击,两球相撞,一球反弹,一球曲折前进,就在那颗黑球在通往球洞的道路上的时候,影片戛然而止,动听激昂的背景音乐响起,接下来就是如潮水般的掌声。

侯永何沐等几位主创上台发言,有专门的翻译将他们的话翻译出英文和法文,发言过后又是一阵如潮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