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页

因为从最终版的剧本来看电影中涉及到中国人以及他们身上一些古老神秘的东西,温子仁虽然有华人血统,但从没受过中国文化熏陶,中国话都不会说几句,这方面恐怕不能做的尽善尽美。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温子仁对陶趣多有了一定了解,他们年纪相近,并且都对恐怖片情有独钟,从平时的交谈中他能看出陶趣多是个很有想法的电影人,所以他希望陶趣多能留在美国帮他筹备《冷心》,他会给陶趣多一个副导演的职务,在好莱坞,年轻的温子仁也算具有极大自主权的导演,一个副导演的任命他完全可以做主。

陶趣多当然明白能够成为詹姆斯·温的副导演意味着什么,如果《冷心》最后能大获成功,他将分享这份荣耀,当他回国之后,这份荣耀能够帮他迅速巩固自己在国内导演界的地位,不过他最终还是拒绝了,首先他认为华语电影才是他的根本,他刚刚执导了一部票房过亿的华语片,应该趁热打铁多出华语片精品,塑造自己的个人品牌,而不是急于向外国受众展现自己的实力,他不是何沐,何沐在当下的华语电影界就算没有做到最顶尖,也差不太多了,他需要国际市场的认可,而陶趣多先要考虑如何用电影征服自己的祖国人民,然后再考虑向外发展。

还有一个重要的让陶趣多回国的原因就是《艺校女生》,陶趣多虽然这段时间一直在国外,但对这部他真正意义上的惊悚电影一直没有放松,他不仅遥控张月月为他做油画,还让女友林青衣帮她全国范围内筛选合适的艺术类院校作为拍摄场景,还有就是国内比较适合的二三线演员的资料也都通过大唐的邮箱发到了他那里,基本要做的工作都已经做完了,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把自己的想法通过镜头表现出来了,就如同温子仁见了《冷心》的剧本可以暂时放下《异灵》一样,陶趣多为了《艺校女生》也可以放弃《冷心》的副导演一职。

在通话的最后,陶趣多向何沐报告了《艺校女生》的筹备情况,何沐这才来了兴趣,想要靠一个和龙套无异的角色扬名海外实在不靠谱,还是指望自家电影能够票房大卖更现实,对于陶趣多的恐怖新片,何沐隐隐有些期待。

陶趣多向何沐要求给他五百万预算,对于一位亿万大导演,这点制作成本说出去肯定会让人笑话的,甚至会让人以为水木森林以及何沐对陶趣多没有足够的重视,恐怕到时候会有不知多少电影公司老总挥舞着钞票对陶趣多大喊“跟我混,有肉吃”吧。

对于制作成本的多少,陶趣多觉得自己有必要向詹姆斯·温学习,这家伙当年凭借120万美元成本的《电锯惊魂》攻下全球13亿票房,一举扬名好莱坞,深受片商追捧,这都是实打实的数据,比起《女巫布莱尔》、《鬼影实录》这些号称超低成本,实际上用在炒作宣传、病毒营销上的美刀不知多少的高回报率电影要更加彰显导演实力,而且恐怖片卖的是创意和创造氛围的能力,能把人吓到,能让人看完之后发出“原来如此!”“太意外了!”的惊叹声就足够了,至于大牌明星,他们的出现顶多算是锦上添花而已,指望明星效应吸引观众进电影院不现实,因为投资回报不成比例,还不如用一些戏好,但便宜的二三线演员。

而且陶趣多也是有野心的,《电锯惊魂》有多么经典,多么赚钱这些天他在美国也有所了解,可以说因为第一部的经典,后面几部即便评价和口碑都远不如第一部,但票房却都不差,即便换了新手导演操作,也能轻松俘获超过一亿美元的全球票房,这就是系列电影的魅力。

小说《艺校女生》如今出了两部,陶趣多拍的是第一部,如果最终的票房相较于低廉的制作成本有很大的盈利空间,那么第二部很可能会进入水木森林的电影拍摄计划中,只要电影卖座,第三部、第四部都不成问题,甚至不需要他亲自执导,只要挂个制片人的头衔就能拿出来卖钱。

系列电影成功的案例在国内并不多,而且基本都是港片,卖座的内地系列电影基本没有,宁浩的那两部《疯狂》大电影也不能叫系列啊,只是名字雷同而已。看看好莱坞如今一水的《xx侠2、3》、《xxxx前传》就知道一个成功的电影系列对一家电影公司是多么大的一笔财富,陶趣多希望能把《艺校女生》系列打造成一个成功的恐怖片电影系列,既能为自己影史留名,也为水木森林留下一笔财富。

第428章 一场吻戏

陶趣多懂的为何沐省钱,试图挑战低成本恐怖片这一高难度,不用大明星,不用大场面,靠剧情,靠悬念吸引人,何沐也信赖陶趣多,他人在甘肃这边拍戏,没法履行老板职责,索性大方的让陶趣多放手施为,包括选景、选人,他一点都不过问,全都是陶趣多自己说了算,这种信任源于他们多年的交情和互相了解,陶趣多没让何沐失望过,他自己也很珍惜何沐提供给他的每一个机会。

在两人兴致勃勃的深夜话聊之际,在京城家中的大唐已经看完了陶趣多给他带回来的《ld heart》的剧本,他的英文已经放下很久了,如今重拾起来看这种全英文的剧本还有点费劲,不过对于剧本讲的故事他基本有了了解,对剧本中的人物也搞清了彼此关系。

剧情如何他无法判断,毕竟他读得断断续续,而且对于美国文化他也不敢说精通,这种事还是专业人士更有发言权,不过剧中人物关系线索他倒是捋清了,毕竟有原版《玻璃心》作参照,他还是能猜个八九不离十的。

看完之后,大唐激动的一会儿站起来,一会儿坐下,这就是他一直等待的那个能让何沐走向世界的机会!

剧本刚开始只有一男一女两个主要角色,和《玻璃心》很像,只不过背景换成了纽约,大唐刚开始看的时候并不对陶趣多所说的那个叫“伍德”的角色报什么希望,不过当剧情发展了三分之一,当男主角开始发现女主角身上的怪异和无法解释的时候,伍德这个人物出场了,并在接下来的三分之二的剧情里,他都拥有不下于男主角的戏份,而且这个亚洲面孔性格鲜明,充满强大的个人魅力,看得出来,这是陶趣多为何沐量身定做的角色,名字都跟何沐的英文名相同,大唐相信,这个角色必将成为何沐演艺事业上的重要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