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化举例说明,“比如说我这里有两个黑帮题材的小说,一个叫《超级教师》,一个叫《东北往事:黑道风云二十年》,这两部小说一个搞笑一个热血,按照正常的电视剧制作程序,它们是根本不可能允许拍摄的,但如果是拍网剧,那就容易多了,而且我相信以这两部书在网上的流传度和知名度,会有很多人奔着他们的名字找到我们的网站的,就连网恐怕也要帮着我们宣传剧版《超级教师》。”
何沐点点头,李胖说的这两部小说他都看过,确实是网文中的佼佼者,具有一定改编价值,也绝对是那种能吸引网民的题材,“李胖这个建议很好,拍网剧我们可以走周播剧的形式,每周放那么一两集,边拍边播,根据观看者的反馈来及时调整剧本创作,美剧韩剧这点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如果我们的制作能力强悍甚至可以一周七天每天都有不同的网剧在更新,还有我们自制的娱乐新闻、票房播报,再加上网上那些小团队的作品,我们也可以扶持或者买断,这样已经算是拥有非常丰富的内容资源了。”何沐还没说将来荷叶动画制作的动画连续剧,那也是土豆网吸引用户的一大法宝。
萧放若有所思,李文化的建议无非是降低影视的门槛,把网络当做剧集的平台,这样又会为国内冗杂的影视从业人员找到一个好出路,甚至圆很多年轻人的明星梦,这个主意不错,“文化,你肯定是早就有这个打算了吧,说说,你那里还有什么好的小说推荐给我,我可以先选一部试试水,如果效果不错的话,那就再来十几二十部。”
“真的,太好了!我这里没别的,就是书多,等会儿我给你列个单子,你随便挑。”李文化大气道。
萧放点头笑笑,“其实我也有一个主意,你们还记得五年前的土豆创意短片大赛吗?”
“当然。”何沐李文化异口同声,这个大赛对何沐意义重大,当年一部制作精良的短片《女诡》红遍网络,也让何沐第一次尝到走红的滋味,准确地说他的演艺之路应该是从那时候算起的。
萧放又道,“这个短片大赛也只是第一届很成功,之后再没掀起什么波澜,只办了三届,归根到底还是好作品太少,没有出现足够影响力的短片和导演、演员,所以对提升网站影响力作用不大,我觉得现在可以复活这个项目,不过我们不叫比赛,我们可以联合赞助商,提供资金拍摄一系列相同主题的短片,现在叫微电影,想要参与这个项目的可以向我们递交剧本,我们选择最好的十个左右,最好不要太多,然后对他们进行资金和技术上的扶持,帮助他们完成作品,最后将这个系列的微电影陆续放在土豆网上,借以吸引网民关注。”
“那你怎么保证就一定会诞生能引起轰动,并成功吸引网民的作品呢,要知道陶趣多这么有才华的导演可不多。”何沐提出质疑,这种微电影出精品的几率太小了。
萧放其实早就想好了对策,“我们可以在这个项目刚刚立项的时候就引起轰动,因为我们可以找一些名人来参与,少数名人加上多数草根,共同完成这个项目,用名人的名人效应为草根吸引关注,比如你,对,就是你,如果你何沐都来参加这个项目,开拍你的微电影导演处女作,你觉得网友会不会天天刷新土豆网的主页呢?”
何沐手指颤抖着指向李文化和萧放,“你们都不是好人,李胖给放哥下套,放哥你又给我设局,你早就预谋好了的吧?!”
萧放无辜道,“诶,这么叫早有预谋呢,我早就听说你小子想当一把导演,不过电影不是那么好拍的,先拿一部微电影练练手,这样对你有好处的。”
不得不承认,萧放的话有点道理,第一次上手就是电影长片何沐心里也没底,他原本想找一部广告片练练手的,不过没有哪家广告公司敢用他,“好吧,放哥都这么说了,我怎么能不答应呢,不过我有个要求。”
“说。”
“这个微电影系列的主题要由我来定。”
“可以。”
“那我现在就定了,主题是‘青春’,不算偏门吧。”身为一个即将为人父的男人,何沐觉得自己已经青春不再了,所以特别想拍点有关青春的东西缅怀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