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之前,何沐陪梓霖买了很多胎教幼教方面的书籍,几乎填满了后备车厢,梓霖同学决定在孩子落地之前把这些书全部吃透学透,她不仅自己学,还逼着何沐学,所以当何沐坐上飞往洛杉矶的飞机后,他一直捧着一本《科学胎教宝典》认真研读,不看还不行,回国后老婆可是要考试的,唉,当爹也不容易着呢。
这次来美国并不是为了准备进剧组拍戏,而是为了杰夫新成立的电影公司,顺便聊聊《冷心》的事。
杰夫直接从洛杉矶买了一家小型电影公司,更名为魔方影业,虽然他本人不喜欢玩魔方,不过他觉得魔方是智慧、神秘的象征,而且六个面存在多种可能性,也代表着他对这家公司多样化发展的期许,就这样,名字确定后,魔方影业很低调的成立了。
魔方影业虽小但五脏俱全,具备制片能力和一定发行能力,直接买一家电影公司可以省去很多建设上的麻烦,也能尽快让电影进入制作程序,只有快点做出一些成绩才能让这家小公司不至于成为昙花一现的短命鬼,好莱坞那种只拍一部电影就倒闭的公司比比皆是。
魔方影业不是杰夫一个人的,毕竟独木难支,为了这项事业,他从狮门拉来了原则性超强的好友罗宾·宾塞恩,两人按照出资多少和对公司的作用大小以7:3的比例瓜分了魔方影业,不得不说,有个中国老婆就是能存的下钱,杰夫的积蓄比取了法国老婆的罗宾多得多,如果不是特意照顾这个肯跟自己打拼的老伙计,罗宾连十分之三的股份也拿不到,顶多两成股。
收购电影公司,又从狮门手上买下《冷心》项目几乎花光了杰夫和罗宾手上的大部分的资金,以至于《冷心》项目没了足够的启动资金,虽然在美国拍电影,他们有很多种降低风险的手段,比如一千万预算的电影可能也就六七百万就能拍完,其余支出包括演员片酬等大头完全可以等电影上映盈利后再支付,工会不是吃素的,没有哪家电影公司敢不给的,而且他们还有优惠的退税政策,有时候一部电影最多能得到制作费用的百分之十几退税款。
可问题是魔方影业连启动的资金也没有了,所以这时候杰夫厚着脸皮求助何沐,当然何沐这个忙不会让他白帮的。
来到洛杉矶后,何沐见到了杰夫、罗宾两位大佬,他们决定分别拿出15和8的魔方影业股权换取何沐提供的700万美元……
第479章 能满足我吗?
何沐来美国之前杰夫就说过钱不还了,给他一点股份做补偿,而他也做好了接受杰夫电影公司股份的打算,他不在乎股份多少,有点就行,他觉得这样算是在好莱坞植入了一根中国的枝芽,说不定将来某一天会发展壮大成参天大树。在他想来,700万美元在美国也不算什么大钱,能给他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股份就差不多了,这是何沐预期的数字。
可是杰夫和罗宾这两个家伙却一下子拿出23股份分给他,如果接受了,何沐将超过罗宾成为这家公司的第二大股东,这让他有点难为情,毕竟罗宾是魔方影业的创始人,他不过是“借”了点钱给他们。
杰夫劝他不要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这是他应得的,罗宾也是如此劝他,要说不好意思也应该是罗宾,他拿出的美金可是远不如何沐,他家老娘们儿太败家了,而何沐只比他多一个百分点,他甚至觉得这对何沐都是不公平的,所以他极力劝说何沐接受这些股份,否则他心里会不安的。
最后何沐还是接受了这些股份,不过他推脱掉了本应属于他的《冷心》片酬,其实也没多少钱,这只是一个态度。
虽然在中国他能拿到两三百万甚至更多,换成美元差不多也有五十来万美元的片酬,但在美国他毕竟没什么名气,这部电影主要还是面向的美国观众,而美国人对他的了解仅限于力气大、“中国巨腕”、会功夫等模糊印象,没有持续的曝光人们很快就会忘记你的,也就是说何沐在美国几乎没什么票房号召力,而这部电影能否在中国上映还是一个未知数,毕竟温子仁还没有哪部电影是内地敢放的,所以何沐的片酬很低,只有25万美刀,和斯嘉丽·约翰逊在《钢铁侠2》中的片酬相同。
何沐拥有了一家美国电影公司的股份,而且是这家公司的第二股东,这让小楠激动不已,“那是不是以后你在国内拍的电影也能拿到美国上映了?!”
“当然不是,”何沐给小楠泼了一盆冷水,“如果这么容易,华语片早就打入好莱坞了,咱们同胞现在不差钱,想买一两家好莱坞电影公司又不是难事,可是你见过这方面的成功案例吗?虽然我是魔方影业的第二股东,但一切都要顺从市场的规律,近年华语片在北美市场表现不佳,这体现了美国人群的审美取向,这时候魔方是不可能大力推华语片的,那纯粹是费力不讨好。而且魔方的发行能力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如果要把这部分能力建设起来,这点钱根本不够,杰夫刚刚和我说过《冷心》的北美发行可能会交给某家电影巨头,甚至卖断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