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王鸣飞的成功,水木森林捧新导演的行为这才显得不那么脑缺了,几位新导演的上位说明水木确实有捧新导演的实力,捧一个红一个的现象更加奠定了水木行业领头羊的地位,也成为很多知名的不知名的导演心向往之的合作对象。
别的公司顶多就是捧红演员,但水木不仅能捧红演员,还能捧红导演,身在娱乐圈都知道,导演虽然名气收入不如演员,但创造的价值以及优秀导演诞生的难度都不是演员可以比的。
《赖宝日记》还在上映,有了王鸣飞的优秀成绩,人们更加期待从东影节载誉归来的李文化导演的《一件小事》了,现在网上就已经在造势了,关于“彭宇案”以及扶摔倒老人的讨论甚嚣尘上,重新引起了一番关于社会道德的大讨论。
不过何沐并不看好《一件小事》的票房,这就是一部纯文艺片,除了几位主演张力十足的演技和富大龙的一个影帝头衔外几乎没有任何商业卖点,看起来也显得有点枯燥无趣,如果这部电影是张逸谋导演的,何沐敢说肯定一亿票房起,但李文化的影响力完全不能和张逸谋比,他只不过写了两本还算畅销的书,远达不到韩寒郭敬明的高知名度。
李文化真正的影响力是出版业,在喜欢看书的群体中,李文化这个名字很出名,火眼金睛的他发掘了很多好书,为国内出版市场的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人生经历颇为曲折离奇,属于那种经常出现在《读者》和《青年文摘》中的人物。
但是,喜欢看书的读者和喜欢电影的观众之间能有多少重叠,这还真不好说,想要把自己的影响力辐射到电影圈,李导还要多拍一些好电影多拿一些奖才行。
《一件小事》的情况有点像刚刚上映的那部《万箭穿心》,口碑好得要命,被文青们誉为“2012年最好国产片”,女主角的颜丙燕的演技更是被捧上神坛,就何沐的看法,燕姐在片中的表现也堪称今年最好的女主角,不过票房就不怎么给力了,首周票房只有区区200万,连票房周榜前十都排不进,何沐对《一件小事》的期望类比《万箭穿心》,能有首周两百万他也就心满意足了。
《一件小事》上映在即,不过还不是最近最热门的电影,如今讨论最多的是两个萫港新导演拍摄的《寒战》,首周票房即高达9100万,次周逆跌幅再收9200万,两周累积票房近两亿,在港片式微的今天,《寒战》的表现完全可以称为市场上的一匹黑马……
第683章 第三导演
《寒战》上映之后获得极佳口碑,并赢得了《无间道》之后“最好港片”的称号,为近年来不景气的港片注入了一丝新的活力。
港片的日薄西山是现实,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想要重回港片黄金时代很不现实,但港片也并非全无搞头,像陈可辛、陈嘉上、王晶等人北上,抛弃习惯的港片风格,适应并迎合内地市场是一种活法,像杜琪峰、曾志伟那样坚守着港式枪战片和港式喜剧,完善自身功力也是一种活法。
毕竟内地观众,尤其是像何沐这种年龄段的,几乎都是看着港片盗版光碟长大的,他们是如今电影市场的消费主力军,而且对港片有极深感情,质量上乘且阵容够强的港味电影也是可以赢得高票房的,就像这部《寒战》。
而且内地对警匪题材的电影监管是很严格的,内地电影中几乎没有存在感太强的此类影片,这时候港片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警匪片本就是萫港电影的强项,内地不敢拍的情节他们敢拍,内地不敢炸的建筑他们敢炸,再加上大牌明星和精彩的互飚演技,这样一部电影上映,自然比内地同类题材更具吸引力,能够取得高票房也就不足为奇了。
《寒战》的成功具备可复制性,但不具备普遍性,它的成功是建立在选材大胆,是过往港产警匪片从未涉及过的警署高层斗争以及影片质量足够优秀且档期非常合适的前提下,要想让萫港电影持续发展,焕发新的活力,和内地合作是不二之先,因为这里有全世界最有潜力的市场,市场就是票房,就是金钱,只有钱到位了,才能无后顾之忧的拍好电影。
所以就连一向坚守萫港本土的杜琪峰在试水了两部爱情文艺片之后也开始和内地公司合作,合伙拍摄内地警匪题材电影,银河映画选择的合作对象是以出品警匪剧闻名的海润影视,导演由杜琪峰亲自担任,演员找来了内地萫港两地的孙红雷和古天乐。何沐向来欣赏杜琪峰导演,再加上这是他第一次跳出萫港的狭小区域,尝试内地警匪题材,何沐很希望他能为内地警匪电影带来一些新的想法和大胆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