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7页

大夏纪[校对版] 博耀 912 字 2022-10-23

九鼎,是中国的代名词,以及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

相传,大禹帝治水之后,将天下分为九州。

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象征九州。

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为真正的国之重器。

大商灭夏,九鼎归商。

大商时期,大鼎成为王室贵族身份的象征,大商规定: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诸侯用七鼎,而天子才能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时行九鼎大礼。

历史之中,关于九鼎的最终去向,最为准确的记载就是,盘庚定都于殷后,九鼎迁移至此。

大周灭商,九鼎易主。

大周也曾经对外展示过九鼎,表示自己夺得天下,乃天命所归。

但是,后来大秦灭六国后,四处寻找,也未能找到大禹九鼎的下落。

九鼎藏在何方,就成了真正的谜团。

九鼎皆为重宝!

方云也没想到,其会出现在殷墟之中,成为大周镇压天命玄鸟的神器。

第八七五章 一丘之貉

《拾遗记》曰:“禹铸九鼎,五者以应阳法,四者以象阴数。使工师以雌金为阴鼎,以雄金为阳鼎。鼎中常满,以占气象之休否。当夏桀之世,鼎水忽沸。及周将末,九鼎咸震。皆应灭亡之兆。后世圣人,因禹之迹,代代铸鼎焉。”

因为九鼎,九州成为华夏的代名词,“定鼎”则成为全国政权建立的代名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