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女导演阿涅斯·瓦尔达提出了不同意见,“我认为可以给《断背山》奖项,不过金棕榈最好还是选择其他电影,比如《孩子》。”
“问题是这部影片与《断背山》之间差距有些大。”
坐在一边的希拉里·斯旺克开口了,“我认为《断背山》是最适合金棕榈的选择。”
“我也这么认为。”来自西班牙的哈维尔·巴登附和道,他是佩内洛普·克鲁兹的男友。
“在所有影片中。”
另一位评委,来自美国的作家托尼·莫里森说道,“《断背山》是最出色的。”
最后,九名评委当中有五人选择了《断背山》,其中还有瑞恩这个评委会主席,金棕榈彻底没有了悬念,按照分蛋糕的基本原则,这部影片也不会再拿到其他重量级的奖项,后面的评选中瑞恩选择了用脚投票,反正分量最重的奖项已经拿到了手中。
虽然他私下里做了一些小动作,但《断背山》在这届参赛的影片当中,确实是最出色的一部,也是媒体预测的金棕榈最大热门。
第672章 民族的未必是世界的
戛纳电影节有两大传统,一是法兰西出品的热情奔放,宛如地中海畔的棕榈树和金沙滩上的比基尼;二是褒贬不一的特立独行,有人指责是商业炒作的噱头掩盖了艺术的光芒,有人总结为每年格调迥异的评委会成员跳跃性的审美作祟。
如果说七十七岁的奥斯卡是位年届耄耋的老人,那么五十八岁的戛纳绝对是更年期的主妇,想要摸透她的秉性比登天还难。
那些能准确预测奥斯卡的媒体,却在往届的戛纳电影节上屡屡折戟,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影帝、影后往往能蒙上一个就非常难得了,而通常处心积虑的算计都不免‘四大皆空’,更不要提‘金棕榈奖’和‘评委会大奖’。
历届戛纳电影节,被人一致看好却颗粒无收的影片,数不胜数。
不过,这一届有所不同,瑞恩欣赏电影的目光,从来都与绝大多数观众保持一致,这带来的结果就是几个重量级奖项的归属显得波澜不惊,与外界的预测几乎完全相同。
李安凭借《断背山》再一次捧起了金棕榈,评委会大奖则落在了《青红》的头上,同样来自好莱坞的汤姆?李?琼斯不但捧起了最佳男演员的桂冠,还拿走了最佳编剧。
毫无疑问,好莱坞电影成为了最大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