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页

靖康浩劫之后,这一切都烟消云散,在铁蹄下,化为北上五国城沿途耻辱的尘沙。从此这个星球上,再见东京这般的风华,只怕是唯有千年以后,借助科技爆炸,才又营建出这等大城,这等的风采……或者文人的笔墨间,将这极盛的景象,累世传颂。

“这是谁安排的,好俊的手笔。”杨霖啧啧称奇道。

陆谦笑道:“属下听人说了,是高殿帅所为。”

“衙内除了没有真本事,其他的样样不弱于人啊。”

第619章 金樽共饮贺岁酒 月夜独尝酒家香

区区四万大军入城,本来不到一个时辰就能完成,生生走到了傍晚时分。

当然这些将士没有丝毫的怨言,谁不想风光这么一把,别说饿一天肚子了,就是饿三天也值得。

杨霖显然不需要这样的过场,他和高柄宋江等人汇合之后,便匆匆从近路进了城。

就算是善于搞大场面的杨霖,也被这汴梁的热情吓了一跳。说到底,还是民间有钱了,朝廷的新政已经度过了最难的瓶颈期。

在最缺钱的时候,是袖楼出手,解了燃眉之急。让这此南征,可以耗费最少的钱粮,不占用本就入不敷出的朝廷财政。

第一年过去之后,收入将会有一个爆炸式的增长,杨霖精心打通的东安西北纵横的商路,将会覆盖整个帝国。

而整修过后的河渠,精简的官吏,稳定的局势和合理的赋税,以及今年隆冬的大雪,也会让来年耕地有好的收成。

宋江低声道:“少宰,各地官员上表,请赐王爵,总共三万余份。”

“怎么这么多?”杨霖不解地问道:“本官新政,不是裁撤精简官吏人数了么?”

高柄抢着道:“少宰,江南总督宇文虚中,下令各县士子择优写文,一并上呈。各省争相模仿,所以这三万份并非都是官员,还有杨门士子的文章。”

杨霖心中暗暗咋舌,这就是所谓的上行下效啊,中枢的一个举动,往往能在举国掀起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