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页

进入停车场,杜克发动雪佛兰,向着西方驶去,将这疲惫喧嚣的夜晚彻底扔在了背后。

明天必将是新的一天!

拍摄结束,其他人大多可以享受一个长假,但杜克远没有到放松的时候,仅仅休息了两天时间,他就与罗宾·格兰德协同剪辑师回到了西好莱坞的“速度”工作室,开始同样重要的后期制作工作。

一般来说,电影的后期制作包括三大方面。组接镜头,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剪辑;特效的制作,比如说镜头的特殊转场效果,淡入淡出,以及圈出圈入等;还有音效制作,也就是垂直蒙太奇。

现代电影的后期制作都需要很长的时间,像那种几天乃至一周就能完成一部公映影片后期制作的想法,纯粹是外行在开玩笑。

数字制作远没有到普及的时候,《生死时速》的后期制作,肯定会全程使用胶片,而且这部影片所有的特效,要么是实地拍摄,要么是通过模型拍摄完成,完全没有运用过电脑特效技术。

“罗宾,我希望初剪可以按照我的想法来实施。”

站在剪辑室中,杜克向制片人争取更多的权力,“我们的时间很充足,完全可以看看初剪出来的效果,然后再决定最后的方案。”

虽然不少好莱坞剧组都会将导演排除在剪辑工作之外,但作为拍摄镜头的人,如果导演能参与进其中,剪辑工作相对会顺利不少,当然这样的前提是导演不能跟制作人的想法对着干。

实际上,相比于大多数好莱坞导演,杜克拍摄的胶片数量,哪怕没有少到快枪手斯皮尔伯格那般夸张,肯定属于偏少的那一类型,而且他对剪辑,早就有了草案。

第十四章 必须成功的理由

涂成白色的剪辑室异常安静,杜克身体前倾,双手用力撑在桌子上,聚精会神的观看着监视器中刚刚剪辑在一起的两个镜头。

“麦克……”他对旁边的剪辑师说道:“换掉178号镜头,用175号镜头试一试。”

“这个……”这位经验丰富却没什么名气的剪辑师犹豫了下,还是按照杜克的吩咐,换上了他需要的镜头。

画面重新播放,麦克·道森皱起了眉头,提醒,“这样不符合剪辑逻辑!”

监视器中,播放的是杰克驾驶跑车追击大巴的场景,前一个镜头杰克刚刚踩下油门加速,接着画面转换成了汽车的第一视角,只能见到少部分的车头,以及闪电般倒退的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