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页

杨帆,“……”

到了现在杨帆才发现前面有些亮晶晶的东西,可不正是钉子吗,尴尬的杨帆讪讪一笑,“那个怎么回事?”

再次白了杨帆一眼,美女才说道,“刚才那边一个面包车出车祸了,好像是五金店的,洒下了不少钉子。”

杨帆开车离开时,顺着倒车镜还能看到那姑娘依然在那边拦着车。忍不住就摇了摇头,挺好的一姑娘啊……如果不是碰到这事,杨帆见到开兰博基尼的女人,大概第一印象就是不作不死,绝对想不到她们会有这一面。

这是个非典型美女……

第535章 二十亿的压力

世创,苏省最大的手机销售公司……

零零年,仅仅科健一个牌子,世创就是卖出去了二十六万部,要知道是零零年,中国手机市场才是千万级的。而熊猫零零年的总销量才不到三十万部,仅仅跟世创卖出去的科健差不多的销量。

马承平,世创的老板。

曾经宁城邮电的职工在,在八十年代就利用职务便利开始销售大哥大,在九十年代初,就很有实力了。大概很多早期发家的人都还记得一个开着凌志跑销售的人,没错,那就是马承平。

看来他是一贯的凌志不倒啊!

一边走进市委,杨帆一边听着陈大刚的报告,最后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经过陈大刚的报告,杨帆基本形成了几点概念,“发家经历有些不清不楚,至少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获取客户资料是跑不了了。”

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一台大哥大赚他个上万都没问题。同样,不管是电话,还是大哥大的发售权都在还未邮电分离的邮电局上。当时邮电局庞大到什么地步?包括现在的邮局,电信,移动,联通,铁通之类所有的公司都是从当初的邮电局慢慢分离出来的。

至少在机卡分离成主流之前,手握开号权的邮电系统就是这些通讯工具的唯一销售商。有着绝对垄断的地位,再加上一台手机几万块,装个电话初装费小一万,里面的利益确实不小。

而马承平正是邮电系统的职工,还在自己独立销售手机想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保留着这个身份,要说里面干干净净的,杨帆才不信呢。实际上,陈大刚的报告中已经多次点到这个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