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页

“谢谢赵总。”龚燕微微一躬身,说:“最后一个问题。”

老赵无奈一笑:“你说吧。”

她抬起头盯着赵泽君的脸仔细的打量了几秒钟,不太确定的说:“您今年真的只有22岁,从大一才开始创业的?”

“这是两个问题了。不过答案是一个,是的。”赵泽君点点头,“再见,先走一步。”

说完,带着军子转身走向电梯,留下龚燕一个人留在原地。

对于这位年轻的赵总,自己最强势的‘合伙人’,龚燕的感觉很奇怪。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因此而来:对方的谈吐、见识和气质,完全不像一个22岁的年轻人。

作为复旦的高材生,龚燕其实并不缺乏和年轻的创业者交流的机会,复旦人才辈出,年纪轻轻就事业有成,才毕业几年就功成名就的同学很多,所以,对于金钱和权力,龚燕并不是太敏感,属于见过世面的那一类。

但赵泽君给她的印象,和任何一个年轻创业者都是截然不同的。

年轻人,少年得志,往往充满着激情、阳光、远大的理想和似乎永不枯竭的动力……这些东西当然不是坏事,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会让人显得有些‘浮’。

野心、信心、膨胀之心,这三者往往是一体三面,在年轻人身上尤其明显。

但是通过时间不长的接触,龚燕在赵泽君身上发现的,却是一种同龄企业家罕见的‘沉稳’。

年轻企业家身上明显外放的那些气质,会让人觉得刺眼,但在他的身上,沉淀融合下来,成为一种温和,却非常吸引人的‘感染力’,让人不知不觉的就想要亲近,值得信赖,甚至仰慕。

当然,不是男女之间的仰慕。

她实在想不通,一个仅仅只做了两三年生意的年轻人,为什么身上会有这种感染力?

明明对方年纪比她还小五六岁,可在赵泽君面前,龚燕觉得自己才是一个初入社会的小女孩!要知道,她虽然才毕业,可在15岁那年,就已经踏入了社会,在社会上打了三年的工,成绩虽好,却绝对不是所谓的书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