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页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泽业虽然是借鉴了万达经验,但不可能事事照搬万达模式。

万达集团在涉足商业房地产之前,就已经是著名的地产公司,在业内有很高知名度,尤其是万达广场,在几个万达广场建设完毕之后,‘万达广场’项目模式趋向成熟,成为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有众多的长期合作伙伴,和大量的新商家,都打破了头抢着入驻。

万达广场不愁商家,所以它能在一个广场项目还没开始建设,就先招商。

成熟阶段的万达广场,甚至直接采用‘订单式地产’的方式,和一批知名商家签订长期协议,万达广场开到哪,这些商家就跟着开到哪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后世很多万达里面都差不多,这个万达有的商家,那个万达也有。

这么一来,就完全不用考虑商家入驻的问题。连建设规划都能基本照搬,还可以确保万达广场的质量:如果一个广场在火了,那么照搬到另外一个周边情况接近的环境下,没理由不火。

这也是泽业未来的目标。

但问题是,后世的万达有底气这么干,当前的泽业却没有这个实力。

泽业广场是赵泽君的第一个商业地产项目,在此之前,谁知道泽业?谁又相信泽业广场会成功?

只有等商业中心有了一个雏形,在高强度的宣传下,泽业在全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赵泽君才有底气,到处去谈。

如果建武市开发区的这个‘泽业广场’进展顺利,开盘后火了,后期经营火爆,那么下一个泽业广场项目就会顺利得多,可以采用先招商,再规划,后盖楼的方式。

如果连续成功了两三个泽业广场,赵泽君就能照搬万达的‘订单式地产’模式,泽业将进入滚雪球式发展的黄金时期。

第一步总是难度最大的。

赵泽君考虑了片刻,最后定下了几个原则。

同一位置,考虑企业档次,名气大的企业、大型连锁企业优先;

同档次企业,考虑对方提出要求的时间,先到先得;

如果企业的名气和时间都差不多,那根据企业性质来定,娱乐类型的优先级最高,衣帽服饰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