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页

矿区的破败,导致了大批当地人失业,人口外流,更可怕的是,由于小半个世纪的过度开采,东源县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坍塌、矿坑,连不算大的县城里,都有不少塌下去的坑洞,总之环境被破坏得非常严重。

以至于在后来的十几年里,东源县根本没办法发展其他产业,经济一直停滞不前,甚至有倒退的趋势,人员组成也越来越复杂,社会公共管理非常的混乱。

建武市每一届领导都为东源县操碎了心,也伤透了心,一开始还想着投入资金治理,可很快发现,根本无从下手。

别的就不说了,满地的坑总得先填起来吧,否则连路都没法修。

问题是,那些天坑那可不是一个两个,数都数不清,小的几十上百平方,大的能有好几百亩。

光是填坑,一届政府不吃不喝把所有财政收入都砸下去都不够。

到了90年代后期,东源县人口原来越少,人口少了,对于各项经济指标的拖累相对轻了一些,东源人出门打工,好歹还能提供点劳动力资源。

建武市的领导也就不对东源县抱任何希望了,转而改变了策略:既然没法治理,干脆釜底抽薪,把东源县从建武市分离出去,丢掉这个大包袱。

包袱不是你想丢,想丢就能丢。

当初东源县产煤的时候,建武市得了那么多好处,你关门发大财,现在穷了,就想让其他城市来背黑锅?

门都没有!谁都不肯当这个接盘侠。

对于省里而言,也无关大局,东源县这个大包袱,再怎么丢,还是丢到苏南省头上。

地理位置在那摆着在,东源县不隶属建武市,也得隶属在苏南省其他城市,总不可能划分到其他省去吧。

那么丢不丢这个包袱,对于全省的经济指标、环境指标,基本没有任何改变。

相反,如果放在全省最强的城市建武市下面,凭借建武市的实力,多多少少还能拉东源县一把,放在其他城市下面,只能更糟糕。

市里极力想丢,省里态度冷淡,至于高层,更是直接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