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块肉真没落到自己嘴里也没什么,反正距离渔场也不远。
不管是谁来开发,到时候再以影响渔场生态生产为理由,狠狠‘敲’对方一笔补偿。
拆迁补偿这种事,老赵太熟悉了。
国内来的土豪,几百万千把万,根本不算钱,拍板之后,留在澳大利亚不到半个月,就办理好了各种审查和手续。
在办手续的时候,有了一个新问题。
澳大利亚的土地虽然很多,价格也便宜,希望外国人来购买,但并不是不负责任的一切朝钱看,政府会监督土地得到合理利用,不允许一味空置浪费资源。
落实到具体管理办法上,就是要求渔场主或者农场主,如果没有类似经验,必须雇佣一名‘职业经理人’,帮助打理,或者专门打理生产业务。
价格倒也不贵,最便宜的经理人,一个月只要两三千澳元,至于顶级的,也不过上万而已,主要是一些有农场经验但是没有自己农场的‘老手’。
祁明尘和洪旭都没资格,赵泽君和牛胜利可以把实权交给祁明尘,但法律这一关过不了,洪旭嘛,倒是可以从农场、渔场里进货,但也没有资格管理。
投资管理局的服务很到位,有一批有资质的人在管理局注册备案,赵泽君和牛胜利都希望能未来的经理人会说中文,免得每次沟通都要找个翻译,管理局筛选之后,很快就推荐了两个。
两个人都很年轻。
赫德,29岁,有丰富的农场管理经验,他家有一座微型农场,由于家里有六个兄弟,根本用不到那么多人手,所以赫德18岁以后就在澳大利亚各个农场打工,从打工仔变成了农场经理。
他上一家服务对象,就是一对来自中国首都的夫妻,在东部购买了一座中型农场。后来好像家里出事,就把农场卖了,赫德在那里干了三年,基本可以掌握简单的汉语对话。
给赵泽君找的,是个浑身有着古铜色皮肤的家伙,叫汤尼,26岁,却已经有了四年的海员经历和四年的渔场工作经验,去年才升任的渔场经理。
这倒霉孩子是刚升级一年,老板就改行做起了电子。
在这方面,赵泽君和牛胜利都没什么经验,洪旭介绍说,澳大利亚官方介绍的,无论在价格还是能力上,都是很靠谱的。至于安全和忠诚问题,倒也不用太担心,澳大利亚各种大小农场众多,这是一个很规范化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