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页

既然是办善事儿,那就赶早不赶晚,即便自己捞不到经济利益,还能捞个好名声不是。现在自己的名声也值钱了,不得不注意点啊。

可是办什么善事儿呢,这是个很麻烦的问题。往大了说,随大流像那些歌星影星大企业家一样,办个什么晚会给红十字捐款?洪涛肯定是不干啊,那个衙门口靠不住,有钱往哪儿填窟窿还不如自己花了呢。

组织人力物力往偏远山区送温暖建学校?这倒真是善事儿,可自己抽不出人力去监督协调。这种事儿如果没有和当地政府的密切沟通,好事儿很可能就办成坏事儿了。劳民伤财不说,最终自己还得落个骂名。

大的干不了,干脆就来小的吧,远的顾不上,身边的总能照顾照顾。自从那天无意中和后院王老太太聊过一次之后,洪涛在脑子里就有了个初步想法。其实做善事不用盯着边远山区,自己身边就有无数个需要帮助的人,比如王老太太她们。

这些老邻居全都是普通人,一家老小就窝在一两间小房子里。等着拆迁吧,据自己的记忆记载,这片地方好像十多年之后依旧如此,拆迁遥遥无期。

因为这一片是风景保护区,开发商拆迁之后既不能盖高层住宅又不能盖高级写字楼,只能按照原貌恢复。这玩意谁乐意干啊,政府又拿不出这么多钱大面积改造,只能是修修补补保证房子不倒。

等着老百姓自己攒钱买房……这件事儿洪涛觉得比等政府拆迁还遥遥无期。

普通上班族,一家老小想靠工资攒够买房的钱,这不是笑话嘛。如果没有很好的投资渠道,攒钱的速度根本追不上房价上升速度。但普通百姓投资的渠道会越来越少,这也是洪涛最无奈的,谁来了也没辙。

既然这些人谁也靠不上,而自己又有这个能力,那干嘛不先帮帮他们呢?自己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个相对舒适点的生活环境,让他们活得稍微有尊严一点。

至于说追求更高生活品质什么的就别提了,全国十几亿人,有多少人是在生活?不都是在顽强的活着嘛。这个题目太大了,自己无能为力。

古人不是云了嘛,不以善小而不为,现在自己就再信古人一次,做善事儿不避亲,先从自己身边的街坊邻居身上做起,第一步就是给他们改善改善居住环境。

怎么改呢?洪涛只有一个大概的方向,并不具体,细节什么的还得找专业人士再慢慢商量。

按照自己的想法,首先要在四环附近购买或者修建一批住宅楼,然后让想搬进新楼的街坊们搬家,一分钱房钱都不收!也不是不收钱,而是置换。用四环的楼房置换他们现在住的平房,院子搬空之后才好翻盖。

置换到手的平房还有个麻烦,它们基本都是直管公房,也就是说产权在各区的房管局手里,根本就不是自己的,所以如何把产权转移回来就是个大问题了。

这件事儿光靠钱是很难解决的,必须靠政策。这时候徐家和魏家就派上用场了,连国家单位的办公楼都能置换走,换几个大杂院应该不难吧?

至于说为什么弄四环那么远,废话,近了太贵啊。自己没那么大的资本,做善事也得量力而为,别把自己搞得太狼狈,那样谁还有兴趣接着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