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他所利用的追踪者是这天下最不起眼的存在,是每一座城池都会生存着的浮萍,不论在任何一个地方出现都不会被人留意,不管重复出现多少次都难以被发觉的人物——乞丐。

他很小心地从胡髯商人这个点,渐渐扩展到了长安这整个面。

胡髯商人和谁有过接触,是什么模样,什么样的职业,而这被扩散出来的人又接触过什么样的人……虞玓非常细致小心地描绘出了这伙人在长安的任何一家据点。

直到二月份虞玓把这份证据顺势递交在那长匣子里面充当太子生辰礼之一前,他怕是比那伙人里头更清楚他们在长安已经发展成怎样的局面。

缜密,细致,忠诚,行动力高,窃取情报……这些词多次出现在虞玓所写的文书里。

这无疑是一个拥有着极强行动力的团伙。

而有一部分的分支正根植在长安,又如何不让圣人恼怒呢?

“今儿虞玓也随你过来了?”圣人忽而想起刚刚禀报的时候,除了太子赵节,好像还有虞玓的名字。

太子颔首,“他也善骑射,为防阿耶有事询问,儿臣特地把他给带过来了。”

在外听完一字不差的虞玓:……

虽然知道了太子殿下特特要他过来的原因,这解开了虞玓的部分困惑。可太子多嘴再提一句就那么难吗?!

虞玓面无表情地被圣人招了进去。

“你是怎么搜集这些?”圣人饶有趣味地让虞玓起身,抬手点了点放在桌案上的文书,那温和淡定的模样与外头的厮杀声不太符合。

这应当是个紧张严肃的时候,可不管是李世民还是李承乾,他们都淡定自若在谈及一件不太相干的事情。

那强大的自信呼之欲出。

如果说在没有警惕之前还有可能失手,那么在太子抵达九成宫之后,就再没有任何遇险的可能。

虞玓抿唇说道:“某是借用了长安内的乞索儿。当初跟某从石城县出来的人,都各自散到商铺去做事,也有在书铺的。”

乞索儿不过是乞丐稍文雅的说法。

“那所发现的第一人,就是当初在科举改制前后一直游走长安各处的商人。他进了某送去的学徒所在的店铺,要求大量印刷《论虚实》,而后学徒来同某告知此事,某深以为不太对劲,就开始让人盯着。”

可商人行踪诡异,并且反追踪的意识很强烈,到后头虞玓留意到阿牛与附近乞丐关系不错,就萌生了一个念头。

早在此之前,阿牛拿到的工钱就比该得的多了许多。

他不是个蠢笨的人,在他忍不住询问白霜之前,他一直以为是白霜偷摸着给多了。而这件事儿与他交好的那一群小乞丐也都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