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好。”袁小圆接回笔记本,“大致上知道你偏好什么样的了。这些都是苏北的,我先翻短一些的《珍贵的尘土》,你看看效果。确定可以了,我接着翻《纨绔少年》,再从《母亲》、《当代英雄》、《一生的故事》里挑一个。”

翻译长篇需要耗费极大的心力,须得翻译者先通读了原著,并且能理解到一定程度,对原作者的创作情态有所共情,才能给出合格的翻译。

“你要做翻译的话,借用学校图书馆的原著书就不方便了,我们学校也不一定有……”

“这个笔记本上涉及到的中、短篇,我都有原著,是老师给我集齐的。”袁小圆另外还有几个笔记本,是剪报本,那里面有许多从杂志、报纸上裁剪下来的短篇原文。中篇则是弄到了国外出版的原著书。

席宝点点头,“那短篇我就不管了,长篇的原著,我会负责买到,你要翻译时找我要原著。”

袁小圆抿抿嘴,本想说那些书不好弄到,可想起席宝似乎有挺深的背景,就没提了,只点了点头。

“刚好我交给教授三篇稿子后,就没接到新活,可以开始翻译《珍贵的尘土》了。这个我读过很多次,应该很快能翻译好。”

席宝给挑出来的这些,大多带有爱情元素。不过,涉及到的深度,基本上是目前的华国能接受的。

就是……

“咳,要是原著关于情啊爱的什么,描述过多过详了,你自主删减一下啊。”

席宝给袁小圆提了个醒。

袁小圆忍笑点头,“我懂得。”

前些年,连《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都没法光明正大看呢,现在大学生可以在图书馆捧着这本书看,那袁小圆把她将要翻译的作品,比照着目前《钢铁》的“尺度”来控制就好。

“你先翻译着,我暂时还没找到编辑,所以等你翻译好了,直接给我审核就行了。确定不需要修改,我就跟你立字据,我收稿的同时按千字两块钱付给你稿费。”

席宝没有太过照顾室友。稿费这东西是公开的,要是她为了照顾袁小圆,故意把给她的价格提高了,就不好跟其他作者谈价钱。

不过,千字两块对袁小圆来说,已经是很不错的价钱了。要是她努力一点,一个月拿四十多块钱也不难——人家一般工人也就这个月薪呢。

大学生另外有补助,粮油票、布票、钱,每个月都是有发放到手的。那些东西可以让大学生生存下去,袁小圆额外靠翻译赚的钱,一部分存起来,一部分可以改善生活。

跟袁小圆讲定了这些,席宝心里的压力也小了些。

“等袁小圆开始给我供长篇的翻译稿,她每个月可供一万多字的内容,加上我自己一万五字左右,另外我自个的短篇,也能在前十多期里添上五千字左右。”

这么一算,三万字内容就妥了!

席宝在自己的本子上比划着,“得再找个人供应称颂工农兵的。然后就是诗音姐的言情,我这周就去把她那边商议定了,然后下周去林学院找舒湘卿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