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竹山与竹溪

也决定跟着王宏宇,一起去更远的竹溪。

那里道路遥远,流民虽然比竹山这片少一点,但是有苗族、土家族寨子,多一些本地人更好沟通。

从竹山到竹溪,有水路、陆路两种方式。

水路是沿着穿县而过的堵河往上游几十里,到竹溪水汇合到堵水的地方,再向西北40里,今日出发,在沿途村子歇一晚,明天就能到。

陆路则是走山路100里,要后天才能到竹溪县。

考虑水路要方便许多,而且人数不算很多,几艘竹筏就可以承载众人,所以选择水路。

堵河景色非常曼妙。

峰峦叠嶂的群峰簇拥着逶迤清亮的堵河,滔滔奔腾的堵河像一条银白色的绸带,坐在竹筏上看着许多溪流注入堵河,形成千姿百态的景象。

一边看着堵河两岸的几十座丘陵和无尽绿色森林,一边听着他们讲解竹溪县的人文地理。

顾名思义竹溪县也与竹山县一样,也盛产竹子,而且是高大的毛竹为主,所以两县竹子产品很多,卖干竹笋片的随处可见,山货自然更多。

竹溪县地处秦岭东槽区东段南缘,大巴山脉东段的北坡。河谷遍布,峡谷与山间盆地相间,构成了丘陵、盆地、低山、中山、高山等多种地貌。

耕地不足一成,林地占八成。

这里森林覆盖,水雾弥漫自然形成循环体系。

有大量山泉和瀑布,最大河流竹溪水可以通过竹筏、小船,汇入堵河以后,一起流入汉水。

现在全县只有2000人在册居民,加上流民也不足4000人。后世竹溪县人口将近40万,从来没有出现过缺粮现象。

周贵带着大家下船休息,指着山坡的树林说:“林子里到处都是蘑孤,大树皮上、枯树杆上长满木耳,随便挖个坑弄个陷阱就能捕获野猪、羚羊、猪獾,野兔用套子套。

野味和山珍不少,竹溪县根本饿不死人,就是粮食不多,也没有好的农具,山珍大多被吃掉了,攒不下来所以,往来的商人也来的不频繁。”

这就是典型的自给自足山村。

一身是宝却开发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