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页

……

淳安县。

堂堂钦差,官名竟高达十一字之多,既有浙江,又有巡查,还有倭寇的大使,现如今却每日都在读书。

不读书是不成的,读书是徐谦的敲门砖,他圣眷再高,没有功名那也是白扯,钦差毕竟只是暂时的官儿,要做真正的老爷,却还少不了发奋图强。

这几日,徐谦将四书都温习了一遍,淳安多山,便偶尔带着邓健到附近的山中去踏青。当然,几十个护卫是必不可少的,徐谦又不是傻子,所谓站得越高,得罪的人就越多,自然是小命要紧。

这一日清早,徐谦早就带着邓健到附近山麓去游玩,出了县城便是一处渡口,二人登上小舟,小舟顺江而下,身边的一座座郁郁葱葱的山峦入目。

坐在小舟上,徐谦朝邓健微笑,这种微笑再熟悉不过,一般情况下,只有这家伙坑人的时候才会有这样的表情。邓健顿感压力甚大,硬着头皮道:“你不去看起伏山峦,却是看着我做什么?”

徐谦叹息道:“你看这山这水,游走其间,你会不会有感触?”

邓健舔舔嘴道:“其他感触没有,只是这里的鱼很是肥美,若是能捉上几尾前去烹饪一下,定是神仙般的享受。”

徐谦向邓健翘起拇指道:“邓兄弟好志气。”

邓健叹口气,道:“你莫要讽刺我,你们读书人就爱看风景,可我是粗人,自然是果腹要紧。”

徐谦凝望远处的一座山出神,问船家道:“那是什么山?”

船家撑杆,笑道:“公子,这是龙山,传说曾有飞龙盘踞,因而得名,山上还有寺庙,香火很是鼎盛,公子要去看看吗?”

这时代的船夫、脚夫,大多都兼着导游的职责,巴不得游客多耽误些功夫,能多得些赏钱。

徐谦微微一笑,道:“这就不必了,有些东西远观便足以,若是近看,少不得会令人失望。”谢绝了船夫,徐谦又对邓健道:“其实做人也是如此,人的目光不能限于一山一水,而应该放眼天下,心怀万物,如此,才能有一番作为。”

邓健脱了鞋,光着脚丫子踩在船板上,又把腰刀卸下来,道:“徐兄弟有什么话直说吧,我看你这几日老是带我出来,说话神神叨叨的,定是有什么心事,你直说出来,我也能接受,早晚都要挨一刀,不如索性给我一个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