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页

徐谦忍不住问:“去山东?京师不是有大把的人吗?”

在这方面,徐昌就足以做徐谦的老师了,徐昌呵呵一笑道:“县里那些做官的最大的弊端就是任用本地人为吏,因为本地人在该县关系复杂,上头安排下的事,这些本地的小吏往往阳奉阴违,欺蒙上官,这种事,为父见得多了,咱们既然要做事,这路政局里头就必须都是自己人,招募一批山东人来,这些人人在异乡,对京师举目无亲,能依靠的也只有为父,因此才会肯对为父的话言听计从,也不怕这些人与别人暗中勾结而陷害我们,总而言之,这京师本地人万万招募不得。”

徐谦不由咋舌,他突然想到,老爷子似乎也是他口中所谓的本地小吏,欺负上官对县里的事不熟悉,什么缺德事都做过,这可是血淋淋的经验,所谓最优秀的逃犯同时也可以是最杰出的警察,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熟知各种犯罪手段。

第二百一十一章 移驾慈宁宫

嘉靖皇帝回宫的时候,月色已经惨淡地悬在夜空上,好在宫中还没有落钥匙,圣驾直接从午门入宫,嘉靖先是到了东暖阁,他垂坐了片刻,若有所思。

黄锦侧立一旁,道:“陛下莫不是忘了,王娘娘请陛下夜里去她那儿说话呢?”

“唔,是吗?”嘉靖显得有些心不在焉,他抬起眸来,随即道:“你看这路政局如何?”

黄锦还能说什么,只是笑嘻嘻地道:“奴婢以为,路政局实乃奇思妙想,既能为君分忧,又能解百姓愁苦。”

嘉靖语气平淡地道:“连你都觉得好,可是朕却在想,这路政局要维持下去,只怕不太容易,朕必须帮他们一把,黄伴伴,你知会一声,准备好步撵,朕要去慈宁宫。”

黄锦道:“要不要奴婢先派个人知会王娘娘一声?”

“谁说朕要去见母后?朕是让你摆驾慈宁北宫。”

慈宁北宫住着的乃是张太后,平素嘉靖清早都会去问安,可是入夜之后却是极少去的。黄锦愕然了一下,以为自己听错了,他抬眸看了嘉靖一眼,见嘉靖态度坚决,因此不敢迟疑,速速吩咐去了。

在慈宁宫里,王太后喜欢热闹,所以用过了晚膳,便会拉上许多宫娥和太监到殿里去,说些笑话,说些趣闻,而北宫这边则不同,张太后是恬静的性子,用过了晚膳喜欢独处,身边只有一个老嬷嬷相伴,这嬷嬷还是她嫁入宫中的女伴,如今岁月催人,二人的眼角上都布了鱼纹。

北宫里灯火冉冉,鸦雀无声,张太后品着香茗,却一声不吭。

这老嬷嬷伺候她久了,知道她的性子,只是立在一边,像是木桩一样,便是呼吸都带着几分谨慎,不敢粗重。

张太后突然道:“哀家听说陛下今日出宫了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