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页

一棒子之后又是一串甜萝卜,把徐谦忽悠的头晕脑胀,他嘻嘻笑道:“好了,不要这样儿女情长,被人撞见不好,有什么事,都等夜里再说嘛,好啦,我要走啦,你不要出门,外头雨大着呢。”

他义无反顾冲出去,没有往回看,但是已经猜测到,这个时候桂稚儿必定倚门看着自己,在院子外头,传来徐昌的痛骂声:“你这车怎么坐?车顶都是漏雨的,我儿子今个儿是进宫殿试,你就拿这样的车载他去午门?若是淋了雨着了凉坏了前程,老子定不和你干休……”

这马车是昨夜就已租来的,平常的马车徐昌不入眼,觉得太掉档次,于是便去某个车马行租了个大宽敞舒适些的来,谁知道顶棚有些漏雨,平时倒也罢了,今日火冒三丈,很是恼火。

徐谦在廊下套上蓑衣,连忙出去,劝住徐昌道:“爹,不妨事,只是稍稍漏一些罢了,无碍的,时间不多,这些事还是容后再说吧,不要耽搁了时辰才要紧。”

徐昌这才消了些火气,对他道:“虽说太和殿那边,肯定会准备笔墨,不过多带一份去倒也无妨,东西都已经放进车里了,你好好的考,许多人等着吃咱们徐家的状元酒呢。”

徐谦点头,道:“爹也回去吧。”

徐昌却是摇摇头,道:“你进马车,我和你几个堂兄骑马护着你去,免得出什么差错,不把你送进午门,终究还是不放心。”

第二百九十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

这一路都是徐昌和几个堂兄骑着马护着马车,几人身上早就淋湿了,徐谦看得不过意,却又不可奈何,心知再怎么说他们也不会肯回去,心里骤然明白了一个道理。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富贵,阖族跟着水涨船高。在东方这个以宗族为纽带的社会,一个人从某种意义来说并非只是一个个体,而是族群中的一个份子,族群将族中的人扭在一起,密不可分。当你孱弱的时候,宗族就是你的后台。在乡下,往往是一人滋事,全族提着家伙出头,若是谁家女儿嫁出去受了欺负,亦是阖族出马,一起讨还公道。于是,当你富贵之时,想要翻脸不认人,怕是没有这般的容易。犹如这大明朝的清官,想要聚贤不避亲,想要两袖清风且以任何事都能做到公事公办,怕都比登天还难。首先,你要做到无情无义,你的亲族,你的故旧,那些曾经与他休戚与共的人寻上门时,你能将他们拒之门外,你的老父、兄弟手足、甚至是自己的子女,你都必须对他们做到冷酷无情,你必须忍受所有亲族的指摘,想要成为清官,最首要的就是成为整个宗族的罪人。

徐谦想到这里,不由微微一叹,这种社会关系谈不上好,但也绝不能说不好,就比如现在,徐谦被感动了,他透过车帘子,身体固然是在这温软舒适的车厢里,可是眼前所见的却是暴风骤雨,和这电闪雷鸣之下一个个淋成了落汤鸡的身影,他们没有抱怨,只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冰凉的雨水和瑟瑟的冷风透过衣服的缝隙透入身体,甚至时不时会打个激灵,却也没有阻止他们的热诚。

看到这一幕,徐谦只有一个念头:“鸡犬升天又如何?大恩大德定要报答。与其被千夫所指,也绝不能让他们寒心,就算是错,就算是罪人,那就不妨错下去,做罪人也罢,这世上的罪人已经太多,并不缺我徐谦一个。”

叹了口气,放下帘子,徐谦靠在车里,脑袋一片空明,或许有许多人在这个前往殿试的道路上也曾和他想过同样的问题……

到了午门,已有不少考生在等候了,可是此时并没有太监来宣旨,所以有不少老实的考生只得穿着蓑衣冒雨在外头候着,徐谦掀开帘子想要下车,徐昌却是拦住他,眯着眼打量了片刻,道:“你就到车里等,等宫里来领人了再进去。”

徐谦想想也是,那些考生毕竟是初次到这紫禁城,不敢坐在车轿里是怕亵渎了神圣的宫城,可是自己这样的老油条和他们厮混一起没有前途,反正宫里也没说不准在午门外坐车,难道非要去淋成个落汤鸡才显得庄重赤诚?

于是便在车里等待了片刻,终于有太监冒雨匆匆而来,到了门洞,手拿敕命,高呼道:“请今科贡生入太和殿,今日大雨如注,陛下不忍贡生冒雨入宫,准贡生宫中坐车轿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