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页

徐谦不由莞尔:“你错了,你不是为了本官,而是为了朝廷。”

虽是如此说,可是王直却知道,那个什么朝廷和他没有任何关系,朝廷固然会给他官身,可是这个官身,终究还是徐谦给的,他在朝廷眼里,不过是个已经无用的降将而已,降将不可信,更不可能得到重用,甚至什么时候,随便捏个罪名,一脚踢开也是理所当然。可是徐谦不同,王直感觉到,眼前这个徐学士,是真心实意的想用他,一个人最可悲的不是别人如何看待,而是连被人利用的价值都没有,别人不知道王直的价值,可是王直能感觉到,徐谦知道。

这就足够了。

王直心里虽是不以为然,却忙道:“是,是,草民知道了,草民这也是为朝廷效命。”

徐谦背着手,看着这个极聪明的人,这个家伙能在海上兴风作浪,也不是没有道理,如此就能够迅速的认清形势,一般的倭寇,怎么能做到。

既然他还跪着,徐谦也不再坚持让他起来,他居高临下的看着王直,道:“本官用你,是因为你有用,届时本官为请朝廷任用你为海路安抚使司副使,六品武官官职,这也算是你识大体的赏赐,到时你负责管理双屿港,本官要你做到的是,第一,肃清所有倭寇,谁敢在海上劫掠,敢犯了本官的规矩,统统格杀勿论,其二,这海上只有海路安抚使司,三五年内,不会再有其他的势力,无论是倭寇,还是倭人的大名,甚至是佛朗机人,谁想要在我大明领海贸易,都必须归海路安抚使司节制,我说什么,就是什么,邓健说是什么,也就是什么,你能明白本官的意思吗?”

王直磕了个头,毫不犹豫的道:“轻而易举,大人给草民三年时间,三年时间草民若是做不到,情愿提头来见,草民从前为寇,尚可以让人丧胆,今日有了大人支持,有了海路安抚使司这个名目,定让四海之内,所有人都知晓大人威名,大人的意思,就是海上的圣旨。”

第五百零九章 孙儿来迟

最后圣旨二字,颇有点儿犯了忌讳,徐谦不由皱眉,王直虽然谨慎,可是孤悬海外太久,有点儿口没遮拦,看来让他去双屿港是对的,丢在那里,管他做什么说什么,只要把自己的事办好,就成。

北风呼啸,站在城楼上的徐谦觉得有些冷,徐谦吁了口气在这城楼的过道上踱了几步,回头对王直道:“你有什么打算,这双屿港,可有什么建言?”

王直自然也清楚,这是一次很难得的建言机会,也是一次在徐谦面前露脸的机会,自然不能轻易错过。

虽然跪在冰冷的砖石上,可是王直一点都不觉得冷,他口里吐出白气,沉默片刻,道:“汪洋之上,规矩是靠拳头立起来的,因此草民第一步,就是要立即筹建武装,招募水手、官兵若干,组成一支巡视的舰队,这支舰队,一方面打击倭寇,另一方面,则是威慑佛朗机和倭国的大名。其实这样做,也有一个好处,倭寇之所以滋生,主要在于许多出海之人往往都已破产,这才铤而走险,想在海上寻些生计,比如倭国的流浪武士,还有大明的许多流民,这些人到了海上,茫然无措,最后大多都走上倭寇的道路,可是草民若是以海路安抚使司的名义招募人员,付给他们薪酬,这就等于给了他们生计,再对他们进行操练,如此一来,这海上做兵的多,做贼的自然也就少了,此消彼长,何愁倭寇不灭?”

徐谦颌首点头,慢悠悠的道:“这件事,你要和你的上宪商量才好。”

这意思就是说,招募人手的事,不是你王直想怎么来就怎么来的,这事儿得经过邓健,这支舰队,自然也是海路安抚使司,而非你王直私人武装,因此,邓健肯定要安插骨干进去。

王直忙道:“这是自然,草民只是协助,主要还是看邓大人的意思。”

徐谦满意的道:“可是要养一只舰队,这银子从哪里来,你要知道,朝廷只会向海路安抚使司要银子,是绝不可能拨付银子给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