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典型的古式老房子,撑廊檐的房柱,少说也得一百年了。原本是完整的二进院,后来新政府房子统一分配,就将后边的第二进分给别人了,杨媛还能看见,通往后院的左右月亮门,被砖封的痕迹,明显是后来垒的。

外边看着还行,里边摆放的家具却不能看,老梁说家里那些破烂儿,还真是破烂,两个桌子,一高桌长案式,一低四方桌,无一不是残缺不全,缺角少腿的,杨媛觉得自己稍微摸一下,它就能歪。

屋里光溜溜的一眼看到底,里屋还有一个砖支半边的架子床,床上铺了一床灰色粗布床单,这是李明宇收拾过后,新铺上的。老梁生前就睡这张床,他走后,按这边习俗,李明宇将他衣物床被都一块烧过去了。

最近几年,大家过得穷,很多人家不嫌弃,都会把死去家人的衣被改改接着用。但李明宇不缺那点布,也不想短老梁什么东西,除了家具房子不能烧,其余老梁生前的东西,都给他送过去了。

杨媛抽出相册里一张黑白老照片,上下左右比照李明宇脸看个遍,“真是太像了,怨不得老梁大爷非说你是他孙子呢,看看,你要是不告诉我,我还真以为是你拍的照片呢。”

相片里,男人一身军装,站在旧黄埔军校门前,没带帽子,除了双目炯炯,坚定冷峻,和李明宇温和的眼神不一样之外,其他的,两人样貌身形简直如出一辙。

第134章 小明同学

杨媛手里拿的这张照片,因为衣服是旧国军军装,老梁一直偷摸藏掖着,怕被人得知批斗抄走。不敢正大光明拿出来,只敢夜里点上蜡油灯,一个人偷偷的看。

李明宇发现这张照片是在老梁的枕头底下,猛一看见,他也是大吃一惊,捏着这张照片,在老梁的棺材前,坐了很久。

也是因为看到了这张照片,他才最终下定决心,为老梁抱牌位,带重孝。

一直以来的诸多游移不定,徘徊不觉,似乎都因为这张照片有了答案。

杨媛撅撅嘴,突然问,“那你守的那晚,到底在那睡得?守灵坐了一夜?还是……在老梁床上睡得。”

其实人都没了,睡人家的床也没什么,也没见谁家死了人,还要换床换家的。就是吧,死者还在外边停灵没送,你就睡人家的地方,是不是太那啥,反正杨媛也说不清,就是觉得别扭。

这回她倒是宁愿听他说,那晚他是一夜没合眼了。

“我不是跟你说过,梁爷爷一直给我准备着房间嘛,来。”李明宇看她对生死之事敏感的态度,有些疑惑,周围都是这样的啊,如今有人去世,主家里拿逝去人的衣物用具都是该穿穿,该用用的,倒是没见谁这么讲究敏感的。

不过仅仅疑惑一瞬,只以为杨媛是人小害怕,就拉着她去看老梁生前给他布置的房间。

大立柜上一扇双开门,仔细看还是镂空雕花的,只是现在都布上一层灰尘,木头也发旧没了漆面,显得有点破。

李明宇拉开门,杨媛睁大了眼睛,原来这竟是隐藏在立柜上的门。

其实这立柜以前还是好工艺呢,后来老梁为了不被人盯上抢走,就自己把这组立柜拆卸了,只剩下这么一个,孤零零立在这,老梁还把这最后一只柜子上的漆全抠了,故意砸坏一个角,看起来又破又烂。

李明宇带杨媛进去,这里边才是老梁真正的遗产呢。

千工拔步床,绣兰花罗纱帐,八仙方桌,一对月牙小桌几,右边大书案后一把圈椅,再往后靠墙左右各有两个大书柜,墙上挂了一幅字,“自强不息”。

左边放了一个小榻,榻这头是一对顶箱柜,没有摆,只是像储藏般放那,也可能是没地方摆了。那头是一对架格,也是挤放在那,地上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衣箱。

只是这些东西,无论放的多么粗糙,无一不是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尤其拔步床上,床单被子整理的也是一个褶都看不见。

“除了这幅字,据老梁说,是他儿子写的。其余这些东西,都是他前妻的嫁妆。老梁说他只是代为保管,没资格拥有,如果不是遇上我,他原本打算临走前,将这些都烧了,烧给她前妻。”

李明宇现在还能想起,当初老梁带他进这个屋子睡觉,一句一句,指着这些物件,跟他讲来历缘由的神情。

老梁已经走了,李明宇自己也说不清对老梁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如果说自己是他孙子,可老梁生前自己并无尽到孝顺照顾的义务。如果一口咬定,自己和他无关,可有那张照片为证,有梁家子孙特有的红痣为证,李明宇又无法反驳。

这种复杂的感情,连带着让他对这座房子的处理,也难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