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落叶归根

这时,杨得水晃晃悠悠,来到了前院,对范小刀道:“范捕头,你来我这里一趟。”</p>

自从诸葛贤余回来后,杨得水已成了六扇门的边缘人,存在感极低,经常一连几日,都看不到人影,今日陛下寿典,整个六扇门满门出动,可杨得水直到正午才来,大牢出了这么大的事,他也不闻不问,反而现在来找范小刀。</p>

范小刀没有理会,“杨大人,我们还有公务在身。”</p>

杨得水道:“有人留一封信,还有一样东西,让我转交于你。”</p>

“什么人?”</p>

杨得水道:“宋金刚!”</p>

南衙。</p>

公署内,只有杨得水和范小刀二人。</p>

杨得水给他泡了一壶茶,笑眯眯地望着他。</p>

范小刀道:“杨大人,有话直说。”</p>

杨得水道:“你的身份,我一早就知道,诸葛大人知道,京城中很多人都知道。”</p>

范小刀强忍着耐心,听他继续说下去。</p>

“你义父宋金刚,当年六扇门总捕头,二十年前犯下重罪,成为朝廷头号钦犯,二十年后,你又出现在了京城,又回到了六扇门,怎么会这么巧。你们在京城如此胡闹,连驸马爷都打了,京城里很多人都知道你身份,却没有人敢动你,你没想过是为什么?”</p>

范小刀摇头,表示不知。</p>

杨得水道:“是因为陛下在护着你,是因为赵公公提前打过招呼。”</p>

范小刀早已猜到了这个原因,可是杨得水把自己喊过来,又是什么意思?他在六扇门二十年,并不如鱼得水,相反大部分时间,都是贪财恋权,怎么忽然跟自己讲起了道理,还变成了人间清醒?</p>

是忽然开窍了,还是有高人指点?</p>

“杨大人找我来,跟我说这些,有何用意?不是说有东西给我吗?”</p>

杨得水道:“我先跟你说这些,是先帮你做好心理建设,我怕接下来的事,你会接受不了。”</p>

说罢,他打开抽屉,拿出一封信还有一份卷宗,放在范小刀身前,“这是我咱们六扇门秘道中发现的,你来六扇门,想必也是为了此事吧。”</p>

范小刀看了一眼,信笺上的字,正是宋金刚留书,而那份卷宗上的标题,更是让他震撼,栖凤阁案始末,他有些吃惊,“你怎么会有这样东西?”</p>

杨得水笑了笑,“世事正是如此巧合,不是吗?”</p>

范小刀打开信笺,看到宋金刚的字扑面而来,一切显得如此亲切,可是当读了上面的内容之后,整个人神色变得凝重起来,一切变得触目惊心,范小刀几乎喘不过气来,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早在三年前,他早已安排好了一切。</p>

范小刀问,“你为何没有揭发此事?”</p>

杨得水苦笑一声,“我二十五年前,进入六扇门,十年下来,凭借钻营和贪贿之道,做到了一个从五品的官,不大不小。可是接下来的十五年,却始终止步不前,之前我以为是送的不够多,贪得不够狠,直到前不久退居二线,痛定思痛,我才想明白了一个道理。从五品,就是我的能力,我的上限,而这件事,根本不是我能左右得了的,也不是该我插手的,我之前是想投机一把,可想来想去,是我老了,怕死了。宋金刚是什么人,诸葛大人是什么人,都是人中龙凤,万里挑一的主儿,我还想着要取而代之,真是可笑至极。这件事后,我已经准备好致仕文书,打算告老还乡,颐养天年了。”</p>

“为何要交给我?”</p>

杨得水道:“这样东西,迟早会被人发现。这半个月来,我深居简出,做过无数推演,最终觉得,还是将这样东西物归原主,我置身事外,才是最佳选择,趋利避害,人之常情,不是吗?交给你,我也算松了口气,这件事与我无关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