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张家喜事

古代小户女 竹笋君 5186 字 2022-09-12

而且这一个小盒子就是一千两,院子里可还有三个十倍大的箱子在!

夏姐儿和小姑坐在地上,抖着手抬盖子,院子里所有的眼睛都聚集在了这两只手上。

等开了,张知鱼就凑过去看里头的东西。

一箱子药材,一箱子布料,张家是寻常小民,给的布都不算贵重,但胜在内造么,大家津津有味地翻了个底朝天。完了又打开最后一个箱子,里头都是蒙了布的字画,还是裱好的,写得平平无奇,大家看了两个就不看了,还凑头围着金子转——这才是亲亲大宝贝儿!

小关公公有心说,最值钱的是圣旨和天家龙子凤孙写的手书,怎这家子一个两个都不闻不问呢?

张家一家子小民心里表示,天王老子来了也是银子最重!

实则张知鱼觉得是皇帝抠门儿,不想给太多钱,暑饮方不说解决了大旱,好歹没闹出瘟疫,这里头也有它一份功劳在,又有她和叶家赵家一起收购的金银花,若非皇帝接了过去,他们自个儿也能赚这么多。

不想给钱,就给面子,喏,天家人都给你们写字儿狠狠夸了。就不必要钱了吧?

哼,张知鱼表示自己还是要钱。

不得不说这件事上张知鱼真相了。

皇帝就是没钱,心头也犯愁怎么赏张家,还是长平长公主提议,让弟弟妹妹们写写字夸呗,又有面儿又不要钱,裱个画能值多少,又道:“他们是大夫,宫里的药材咱们家使不上的装点儿送过去,在民间也是好东西了。”

遂皇帝用张家自己可以赚的钱赏了他们,又叫了子子孙孙一起写字,没费什么银子就解决了此事,不由将大女儿狠狠夸了一通。只不写不知道一些吓一跳,好些公主皇子写出来的跟鬼画符似的,所以最后挑挑捡捡只裱了五六副。

外头街坊知道皇帝老爷给张家送赏的时候,箱子都被李氏收到厢房去了。

张家门口站了一溜儿的街坊虽然没见着东西,但见不着就更容易让人联想。

有人道:“人参翅肚少说也得两车吧。”

“眼皮子太浅。”花妞娘见儿子回来,已经又生龙活虎的:“我看起码得三车黄金五车布。”

众人叽咕一回,都说张家人有福气,现在大桃子乡定是青烟缭绕,累得皇帝老子来夸他,一个人冒烟能行?至少得三亩地的坟一起井喷才成得了事。

小关公公耳朵将外头听得清清楚楚,他虽学的是苦功夫,但怎么说也是锦绣富贵地出来的,街坊的话儿,逗得他直发笑,心说几亩地的烟那还能叫青烟?这是要得道升天!

顾家离着张家近,也听到了动静,但慈姑冒着不适跑了一趟,身子很有些不好,正在家躺着喝药,阮氏也没心情去凑热闹,暗自为张家高兴一番,对嬷嬷道:“想着那边应该正忙,不若等明儿张家人收拾好了,再让小丫鬟捧着东西去贺喜。”

嬷嬷应下自去准备不提。

*换牙的季节

那头张家院子里,还是好一通热闹。

李氏和王阿婆好容易笑脸送走小关公公些,就见一家子老老少少都抱着金子坐在地上。

张知鱼率先咬了一牙印,见着上头整齐的齿痕乐道:“是真的!”

大家都很心动,在金子上咬牙印儿这是多大的福分?奈何张阿公不让了,他瞧见上头那个牙印,心头知道是真的后,就往外赶几个小的:“口水把金子都污了。”

转头背着人,自个儿实在没忍住,偷偷咬了一个在鱼姐儿牙印边上,他想赖给夏姐儿。

夏姐儿一看那个牙印气得要死,抱着金子挨个咬,横着咬竖着咬,指着上头小小一圈小米牙印,跟阿公那个对比,把桌子拍得砰砰响,问阿公:“说,是谁咬的!”

哼!张阿公甩袖扬长而去,他老人家是不会跟这些没见过世面的小土包子一般见识滴。

夏姐儿见打退了阿公,又坐下快乐地咬金子。

张知鱼发誓她听到了一声清脆的卡擦声,遂一把抢过金子心疼地查看,就怕夏姐儿这吞金兽把金子咬断了。

几个女孩子坐在一起,将这锭金子看了又看,确认没掉皮才松口气,但大家还是觉得它受苦了,小脸儿看着都瘦了。

张知鱼转头看夏姐儿道:“周扒皮转的世,以后再不许你咬金子,你嘴里开了金银铺不成,金子进去才多大会儿就少圈儿火耗。”

夏姐儿对大姐一笑:“大姐,不咬,拿它买一屋子糖回来吃。”

张知鱼心道这孩子说话怎么漏风呢?又拿眼去瞧她,就见夏姐儿门牙少了一颗。

“夏姐儿咬金子把牙咬掉了!”张知鱼抬头看娘道。

李氏险叫笑死,走过来掰着女儿的嘴看没出血,才笑道:“让你咬金子,该!”

“都是,都是。”张知鱼和水姐儿点头赞同。

说完这句,张知鱼也觉得不对劲了,怎么自个儿说话也漏风呢?

夏姐儿看看大姐,低头在地上找了下,摸出两颗牙,拍掌一乐,用漏风的嘴道:“大姐和小姑也没牙,和我一样了。”

张家孩子咬银子把牙崩了这事儿,李氏都没好意思往外说,统一口径是——到了换牙的时候。

晚上张知鱼去顾家给慈姑扎针都是捂着嘴扎的,一句话不说,觉得说话漏风有损她张大当家的尊严,跟萝卜头有什么两样?

慈姑躺在榻上,黑色的长发淌了满背,鱼姐儿给他在脑后松松扎成一束,慢慢给他扎针。

奇怪的是,慈姑今儿也不说话,包着嘴,只拿丹凤眼不住地看她,心下也暗怪:怎么鱼姐儿不跟我说话?这不正常。

张知鱼被他盯得受不了,还是开了口,用漏风的嘴说:“你看我干什么,我脸上有东西?”

顾慈一乐:“泥换鸭了!”说完,用将头埋在枕头里,也死活不出声了。

他掉的门牙,这对一个当家人是多么大的伤害呀!

“你也掉牙了!”张知鱼大乐,把准他扎了针不能动,用手去掏他的脸。

顾慈力气如今不如鱼姐儿,很容易就被她掏出脸,瞪着她,用漏风的嘴控诉:“你这是虐待病患!”

“这是在检查你是不是外力使牙受损。”张知鱼义正言辞,然后心满意足地拔了针家去,她看清楚了,是门牙,还缺了两个,难怪说话跟大舌头似的。

想到有人跟自个儿一样不体面,她就开心了。

顾慈在家躺在床上,平静地看着床帐双手合十,边入睡边念:“都掉牙、都掉牙。”

顾慈这般念了两日,这话儿便似开了光,掉牙这事儿在巷子里很快就出现了人传人,岁的孩子,七八十的老人都纷纷掉了牙,如此顾张两家大舌头的孩子也就没人笑了。

这天,艳阳高照,一群孩子拿着自己的牙站在屋檐下往上抛,慈姑拿着鱼姐儿的牙说:“你放心,我一定帮你抛个最高的。”

“你好好活着就行。”张知鱼看他弱不经风,一步三咳的样子,拿过自己的牙,又把慈姑的牙拿过来,一齐往上高高抛弃,转眼两粒小米牙就不见了踪迹。

门外是喧闹的人声,卖甑儿糕的小贩路过竹枝巷子,众孩子又齐齐跑向门口,张知鱼远远地就见小妹叉腰大喊:“兀那汉子,交出你的糕儿来!”

只是这般气势非凡的话儿,在卖糕的人耳中就成了——我那贩子,我要五份糕儿!

五份,可不少了嘞。小贩麻利地转身打了五份糕,笑着看他们。

好吧,夏姐儿抢不了笑着的人,只得老老实实买了五份糕回来,但想吃糕的只有三个,这怎么办呢?

夏姐儿表示,那我就只有吃点亏,强撑三个下肚啦。

*给祖坟加个金刚罩

吃罢糕儿,众孩子还在外头串门,大家都不是很想去张家玩,虽然张家现在也经常给他们分吃的玩的,鱼姐儿从保和堂回来后,还总是逮着机会就教他们识字。

但现在的张家俨然已经从快乐老家变成了恶鬼窝。

就连张知鱼自己都赖在顾家不想回去,家里这两日日日都得接待来看圣旨和蹿门子的街坊,每天人满为患,巷子就这么长,里头都是自家爹娘,孩子站在一起就难免互相比较。

大家都跟鱼姐儿比,那谁受得了,搞得鱼姐儿在同辈眼里地位都低了一截,人都不高兴跟她玩,虽然她也不是很想跟萝卜头凑在一起就是了。

唉,每天听人夸,也是一种甜蜜的烦恼呢。

这日,张知鱼和阿公刚从保和堂回来,就见张家大伯在堂屋里坐着,王阿婆和梅姐儿正陪他说话。

张大伯是来转达他爹的话的,张老大的意思是——是时候打个青砖乌龟壳给爹娘祖宗了,不然见天儿守着坟堆,这日子如何过得。

所谓衣锦不还乡就如锦衣夜行,张阿公也是顶要脸面的人,又是给爹娘垒坟,自然欣然应允。

只是添坟是大事,还须寻个吉利日子,张阿公先取了几两银子交给大侄儿,让他回家好好寻摸材料,务必给老张头和许老娘打个金光灿灿的窝。

张家大房没有这么多钱,但他们是大房,爹娘的份理应他们出多的,这钱张大伯拿了就有些烫手,几两银子都能买亩地了。

“既然我有了钱,自然得替爹娘修坟,这么些年我也没在家,就说那坟,不也一直是你们照顾的么?”张阿公是个话儿精,哄人的时候也一套一套的,很快就把大侄儿说服了。

张大伯被儿子带着浏览了圣迹,想着二房的样子又高兴又羡慕:“鱼姐儿真有出息,这点大就能挣这么多钱了。”

张阿公对自家人也回礼:“大桃也挺有出息的,养猪都养到皇帝跟前了,还得了二十两银子的赏。”

虽然不比鱼姐儿多,但也很体面,谁家乡下大字不识一个泥猴儿能在皇帝跟前现眼,整个大桃乡就大桃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