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东方海外的麻烦】

想到于此,吴光耀甚至有些吃味,自己旗下也有一只船队,可没有接多少来自大陆的订单;

此时,吴光耀旗下一共是500万吨的载重量,其中货柜船300万吨、油船200万只,也算是世界上的一个大船东;

当然,这只船队也和大家一样,并没有多少盈利;

不过因为没有债务、而且都是大船(运营成本低),故不至于亏损。

吴光耀点拨道:“这远远不够拯救东方海外!”

董大认真的点点头,丝毫不怀疑吴光耀的话。

吴光耀继续说道:“东方海外目前的债权人有哪些?”

董大回答道:“超过50个国家,200余家债权人。”

吴光耀思考起来,董大前世是拯救了东方海外,但也从老板变成了打工人。

“你要和这些债权人谈判——关于东方海外重组的协议;主要内容是:成立一家东方海外国际的新公司,将旗下货柜船注入这家公司,专门负责货柜运输业务;东方海外国际公司需要新的投资人,老霍比较适合,可以注资一笔启动资金。

东方海外实业持有东方海外国际的大部分股份,而所有的债权人的全部债务转为东方海外实业的票据、优先股及新普通股,和董氏共同持有东方海外实业的股权,而董氏徐亚拿出一部分股权成立一支债务基金,这部分股份的分红将用于赎回自己的股份,直至还清”

董大越听越觉得有理,不过也知道,这绝非易事;

因为50个国家的债权人,就相当于有50个国家的法律;

这显然需要莫大的勇气,去和这些债权人一一谈判,允许东方海外重组计划。

老霍虽然是航运外行,但也听得出,这是东方海外唯一不破产的办法;

“还是光耀老道,如果是我,恐怕也只能想得出注资、贷款、找业务等办法;不会想到,只有征得债权人重组公司才能解救公司。”

吴光耀沉声说道:“办法很好想,但真正实施起来又非常困难!我也是船东,就没办法注资了;不过,作为银行,我可以承诺15亿美金的新贷款。”

董大立马大喜,比起注资,银行贷款不是更加好吗?

毕竟注资相当于摊薄自己家族的股份,当然了,当前注资也是必须的。

吴光耀知道,为了董氏的东方海外,前世老霍足足掏了22亿美元,12亿美元用于东方海外实业的正常营运,1亿美元用于东方海外国际的启动资金。

这一世,吴光耀起码让东方海外避免了在1985年的亏损,相比重组相对轻松了一点;

而且加上自己承诺的15亿美元新贷款,将大大缓解东方海外的重组难度。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