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七零村姑前任9

既然是以合作社的名义向供销社供货,这个月饼加工坊就不能放在安兰家里了。

考虑到烤制的规模,把加工坊安排在夏家屯村委会旁边的空院子里。

两个村子里手脚麻利、吃苦能干的妇女来了大半,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负责和面、做月饼皮、包馅儿料、定型。

馅料儿是安兰负责拌,她拌馅儿用的水是灵泉水。做出来的月饼味道比食品厂的五仁月饼好吃太多了。

杨国庆和夏国良领着几十个壮劳力,盘炉灶,负责带着厚棉手套往烤箱里送取大烤盘。

忙了整整半个月,他们合作社的人多,做出来的月饼由供销社分销到全县的供销点儿。产量上去了,哪怕是薄利多销,收入也是相当可观的,每个人来帮忙的都分了一笔不小的辛苦钱。

拿大头的是安兰和夏大姑,就这半个月,她俩每人分了好几百。

王月巧和宋梅香是最高兴的,她们俩作为组织生产主力军,加上夏国良和杨国庆的,她们各自分得三百块钱。

可怜夏国良和杨国庆哥俩,忙活了半个月啥也没落着。最后是安兰过意不去,一人孝敬了二十块零花钱,还给买了一条飞马香烟。

其他村民都是按照计件或者计工分,多的收入百十来块、少的也能挣几十。

很多人在结束时都问夏国良和杨国庆:“支书,咱明年还办合作社不?要是办了,俺们还跟着你们干。”

夏国良和杨国庆打哈哈,还不知道呢,等到时候办了再说。

安兰每半个月回一趟夏家屯和杨家堡,杨正军出外勤,她就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回老家。

先拐杨家堡婆家,安兰每次回去都不空手,给公公买的一般都是烟酒。给婆婆买雪花膏、布料,还有自己做的桃酥或者蛋糕。

中午就在杨家堡吃饭,吃完饭宋梅香给她收拾一大包东西。自留地里摘的菜、晒的菜干、晒干的木耳、蘑菇、小米、玉米糁等等。

从杨家堡出来就回夏家屯,明面上给娘家爸妈准备的是和公婆一样的,但她每次回来都会给夏奶奶买麦乳精,给她妈二十块钱。

晚饭在夏家屯吃,第二天一大早,车子后座上绑着大包小包骑着回县城。

他们俩早晚在家吃饭,中午都是在各自单位食堂吃。隔三差五两家父母就会送粮食、送蔬菜、送柴火。

安兰自己在家的时候,还会从空间偷渡出来一些面粉、大米掺到自家粮桶里。杨正军对于这种生活小事儿向来不怎么留意。

相比其他双职工经常抱怨粮食供应不够吃的情况,他们家吃得饱、穿得暖,粮本上的供应粮月月都有剩余。

安兰日子过得悠闲自在,张康宁和李子晴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拜杨长江他妈所赐,背上了“忘恩负义”名声的李子晴在杨家堡简直是臭大街一般的存在。

就连以前曾经爱慕过她的那些后生,都因为舆论的压力,对她退避三舍,只除了不离不弃的男主张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