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页

在1983年的当下,基因组学还不算是一个学科名词。

钟志文勉强笑了一下,心想:什么状元啊,吹牛不打草稿,壮牛还差不多。

……

第270章 能看懂吗

比起陌生的四年级生钟志文,刘珊更信任杨锐。就内心情感来说,刘珊甚至是极为的佩服佩服杨锐。

全国状元,带着贫瘠的西堡中学同学考上大学,同时发表学术论文若干篇……刘珊不知道别人能不能做到,也不知道钟志文能不能做到,但至少杨锐是说到做到的。

“别理他,我们做我们的事。”刘珊的声音不大,却让钟志文吃惊不已。

钟志文趁着刘珊没注意,向杨锐轻轻的翘起大拇指,做口型:“厉害!”

就钟志文想来,杨锐肯定是灌了无数迷魂汤给这女生。用文学来勾引女生固然是现今的流行风,但用论文来勾引也不差,格调还有所提升,只是大部分女生只听得懂文学,听不懂数理化,往往让80年代的工科男和理科男黯然神伤,不得不加入诗歌和美学的大军。

当然,他们以后会伤的更厉害。

“那边架子上的拿完了,再拿哪里的?”刘珊低声问了杨锐一句。

“从东边的拿起吧。”杨锐调整了一下,再次集中注意力。

他要赶在实验室重建完成的时候,做好新论文的准备,不过,与先前的赚钱论文不同,杨锐这次准备做的是纯粹的学术论文。

站在什么山头唱什么山歌,10年或者20年以后的北大,自然也是被金钱腐蚀的像是小商品市场的五金件一样,可在1983年,学术届仍然是非盈利机构,在这种地方,谈赚钱不仅不招待见的,还很麻烦。

就像是如今到中关村建立公司的中科院研究员们,便要面临拿着中科院的知识为自己赚钱的指责。

这种指责也不能说是没有依据,就是在国外,一家非盈利机构的雇员,也不能在受雇期间,或者刚刚结束受雇的情况下,在外开设一家公司,继续受雇期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