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页

“你能承受多久的加班,每天加班4个小时,一周工作110个小时,受得了吗?”杨锐差不多是按极限状态计算了。

一周110个小时,等于一周七天都工作,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而一天24个小时,正常人的睡眠都在8小时左右。

刘宇庄这么一算,顿时吓坏了:“离子通道实验室要加班这么久?”

“你得有这个心理预期,到时候,可能加班的时间短一点,但忙起来,比这个时间长也是有可能的。”杨锐完全不用在乎劳动法什么的,现在不讲这个。

大部分企业,给加班的员工多分几块钱的奖金,大会里表彰一下,就算是良心了。

当然,一周110个小时这样的要求,几乎没有哪个国企能够或者曾经达到过。

刘宇庄现在知道北理的人为什么逃之夭夭了。

“这么一来,就是全部时间都耗在实验室了,要多久?”刘宇庄心里拿捏着。

杨锐淡然道:“三年时间吧。”

“三年?三年都能读一个博士出来了。”

“在国外读hd,一周110个小时,还真不一定能三年毕业。”杨锐笑呵呵的解释,却怎么都让人感受不到宽慰。

第725章 教学任务

“离子通道实验室如果真是这样的要求,那我们就只能服从了。”刘宇庄权衡利弊,不是很情愿的说。

一天工作110个小时的事,他以前也是做过的,谁年轻的时候,没有疯狂工作的经历啊。

但他现在都40岁了,不说身体是否吃得消,就是家庭的负担就已经很沉重了。刘宇庄不像是楚怀明孤家寡人一个,连儿子都已经招工走了,刘宇庄有三个孩子,全都在读书,最大的已经到了要高考的年纪,说起来比杨锐也小不了几岁,而这个时期,正是最需要用钱,也最需要家长辅导的时间。

当然,刘宇庄对于人体基因组计划还是相当有热情的,年届四十也是男人最后一次奋斗的时期,奋勇一争,说不定就会到达新的天地。